第(2/3)頁 尤其是印度,至今還有老虎吃人的事情發生?!? “臥槽臥槽!” “以前根本覺得沒什么,現在聽到園長說道這些,突然覺得老虎好可怕?!? “終究是百獸之王,威風凜凜!” “原來每年會有這么多人被襲擊,真慶幸自己生活在安全的大華夏?!? “哪有什么歲月靜好,都是可愛可敬的軍人在為我們守護!” “繼續繼續,園長繼續,我最喜歡聽園長講故事了!” “已經聽上癮了,好好奇接下來的八個動物是什么呀!” 直播間的游客們都被李囂的話題所吸引,一個個的聽得入了迷,紛紛要求繼續。 李囂也不含糊,深吸一口氣,繼續道:“第八名,河馬! 在大家的印象中,河馬跟熊貓一樣,雖然不是特別呆萌可愛,但至少憨憨的、笨笨的、傻傻的。 但其實真實的野外河馬卻是世界上最具攻擊性的動物之一。 在非洲,野外河馬每年要殺死約莫五百左右的人。 河馬是陸地上現存體型第三大哺乳動物,體長約莫三點五米,高一點五米,體重最高可達三噸以上,而且還是水陸兩棲動物。 體型雖然大,但可以輕巧的漂浮在水中,即便是在陸地上,他們的奔跑速度都可以達到每小時四十公里,所以不論是在水里還是陸地上遇到河馬,人類都是沒有機會跑贏它的。 河馬的嘴巴張開可達一百五十度,還配備了非常鋒利的犬齒,犬齒長度最長可達五十厘米,咬合力更是將近一噸,有時候它們甚至可以咬斷鱷魚的身體,非常兇猛。 在非洲,有些小船會經常遭受到河馬的襲擊。 面對一些體積較小的獨木船,河馬甚至可以直接將船只給咬斷。 只要遭受到河馬襲擊,活下去的幾率會很低很低,即便是僥幸逃脫,大多數也會面臨截肢或者永久性殘疾。 由此可見,河馬的攻擊對于人類來說,是非常致命的,特別是它們在捍衛自己領地和保護幼崽的時候,攻擊會更加猛烈。 綜上所述,在野外遇到河馬,千萬要與它們保持安全的距離,包括在動物園之內。 這種大型動物不論是不是野生,對我們人類都有著致命的威脅,千萬不要被它們的外表所迷惑。 第七名,大象! 大象作為地表體型最大的動物,它們的外表看上去給我們的感覺是平和的友好的,確實,比較有頭腦,相對聰明的大象對人類還是很友好的,一般不會主動向我們發起攻擊,但是它們那重達動不動就好幾頓的體重,對人類來說就是致命的威脅。 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咱們人類距離它們太近了,大象傷人且致死的原因大多數都是踩踏事件,。 據統計,每年約有五百多人會死在大象的腳下。 第六名,鱷魚! 在鱷魚的基因里,它們已經把人類當成了自己的食物。 為什么這么說呢,我們都知道動物園里的獅子或者老虎一旦有過吃人的經歷,無論這個物種多么稀缺,它們都必須在第一時間處死,一旦唱過人肉滋味的獅子或者老虎,人在它們眼中就會變成食物,以后它們就會更容易更頻繁的襲擊人類,所以必須處死。 而鱷魚就不一樣了,鱷魚是一種大型的冷血動物,它們單純的只是把人類當食物。 特別是非洲的尼羅鱷和東南亞的灣鱷,這兩種鱷魚是所有鱷魚種類中攻擊性最強的,尼羅鱷體長可達五米以上,灣鱷則直接達到了六米以上,每年單是在撒哈拉陰暗的非洲地區,就會有數以百起知名的鱷魚襲擊事件,絕大多數就是尼羅鱷。 在東南亞和澳大利亞地區,每年同樣也會有上百起灣鱷襲擊事件。 據統計,每年世界上被鱷魚咬死的人約有一千人,這還有很多沒有辦法被記錄的。 實際上在非洲,每年死于鱷魚口中的人數早已經遠遠超出了一千人,因為很多人在被鱷魚襲擊之后,直接就被鱷魚咬死吃掉了,所以很難做到精準的人數統計。 對了,還有在尼羅鱷的眼里,人類天生就是食物,因為很多尼羅鱷都品嘗過人rou的滋味,。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