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清晨。 旭日披著烈烈的酒色上升,將一種無痕的醉意朝著草原遼闊的天空酣暢的散播開。 當生活在這片茫茫大草原的牧民們睜開眼睛,開始走出蒙古包,迎接朝陽時,一聲聲沉悶的聲響卻引得大片地區為之顫抖,牧民們凝神望去,赫然看到數以百計的黃羊、野兔正在四散逃竄。 驚恐、絕望的氣息在空氣中彌漫飄蕩。 場面壯觀,即便是常年生活在此的牧民們,都沒見過如此一幕。 可…… 為什么會這樣呢? 因為狼群!!! 朝陽之下,大地之上,茫茫草原之中,一群數量達到二十頭的草原狼突兀出現! 它們好似是伴隨著太陽一起出現似得! 草原狼屬大型獵食動物,平均身長154厘米,雌狼比公狼的身材小約百分之二十肩高一米左右,體型龐大,攻擊性強,兇殘卻又聰慧,且群居性極高。 在夏季或其他食物豐盛的時候,通常以家庭和成對居住,單身狼也會獨居,各有各的領地,一般住在土洞中。但大多數情況下,狼一般不住洞穴,只有當母狼產狼崽,培育狼崽的時候才會住洞穴。 在捕食大型獵物和抵御外來狼群、其他食肉動物或冬季食物缺乏時,它們會迅速默契的結伴成群,最多可達四十只左右,由一對狼王狼后統領。 各狼王的領地本群的狼可以進入,整個狼群也有領地,但是狼群的領地是不允許其他群體的狼進入的,一旦發現就會將闖入者驅逐出去,而隨著成員的增多減少,活動范圍也會相應的擴大縮小,聰明的它們根本不會去過分的霸占更多地盤、搶奪更多領地。 千萬年來,草原民族一直認為狼是草原的保護神。 草原狼是草原四大獸害——草原鼠、野兔、旱獺和黃羊的最大天敵。 幾千年來,大草原從未像澳大利亞似得發生過大規模的兔災,搞得民不聊生,其主要原因就是這里有大量草原狼群。 草原狼是草原的清潔工,每當草原大災,比如旱災、病災等過后,牲畜大批死亡,腐尸遍野,臭氣熏天,草原狼就會瞬間出動,處理掉所有尸體。 還有在草原上發生大規模的戰爭,留下大量的人馬尸體時,草原狼也會開始行動。 草原狼就是草原生態的天然調節器,它們的存在不論是對整個草原還是牧民都是很有必要的。 以前,草原狼基本是在白天活動,可是在隨著草原上的牧民和游客們逐漸增多,它們便轉為夜間出沒。 由于非常善于快速及長距離奔跑,草原上的食草動物及嚙齒動物基本上都是它們的食物,在饑餓難忍或其他情況下更會捕食牧民們的家畜。 可即便如此,牧民們對它們還是十分敬畏、喜愛。 因為草原狼捕食時鼻子為主要器官,草原牧民們有著“橫風三日,頂風三日,順風三日”的說法,意為草原狼在捕食前會站在垂直于風向口活動數日,嗅到適合的獵物氣味后,頂著風向向氣味來源追蹤數日,捕食后遁之。 在冬季雪災難覓得獵物時,草原狼通常會將目標定位為有人類監管的畜群,在尾隨羊群數日通過觀察畜類排出的糞便等活動,判斷羊群有無疾病。 若染有傳染病的羊群是不會成為狼群的攻擊目標的。 牧民中亦有依此來判斷羊群是否染疾。 這個方法,百試百靈。 經驗老道的草原狼更是不會襲擊整個羊群,而是有目的性的只叼走一兩只,對此,牧民們也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若狼群整體出動襲擊整個羊群牛群,那只有一種可能,牧民們招惹到了狼群。 或是偷了狼崽子。 或是殺害了狼群成員。 不是有句話叫做:狼若回頭,必有緣由,不是報恩,就是報仇嘛! 可今天…… 狼群出動了! 而且還是在大清早的出動! 即便是隔得老遠,牧民們都可以從陣陣狼嘯聲中聽出濃濃的怒火和兇殘。 是誰!惹怒了狼群? 是誰!不知死活? 是誰!覺得自己命硬? 這期間到底發生了什么? 不論如何,狼群出沒這件事鬧得越來越大,越來越多的牧民被吸引。 他們有的好奇滿滿,來到最高的山坡上眺望著。 有的拿出手機,開始拍照,呼喚著朋友一起來看。 有的眉頭緊皺,擔心狼群波及到自家的狼群,開始騎著大馬去趕牛趕羊。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