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正巧李囂也累了,坐在一塊巨石上,暫時休息起來。 同時掏出大肉蟲,開始給夜煞和光煞喂飯。 因為剛才吃了太多山茄子,李囂、小黑和過兒并不餓,所以李囂現在只需要照顧好這條雙頭閃鱗蟒就好。 相比起普通的蛇寶寶,這條雙頭閃鱗蟒胃口更大,吃的要多的多的多。 這才出生一天,就已經展現出了它們的“大胃王”屬性。 普通的蛇寶寶吃了那么肥胖的大肉蟲,最起碼都需要一天的時間去消化。 可夜煞和光煞吃下去幾個小時就會又餓了。 不知道是不是李囂的錯覺,李囂還發現今天的雙頭閃鱗蟒要比昨天剛破殼而出的時候要粗一點點。 發育有點快,超乎李囂的想象。 等到夜煞和光煞再次吃飽喝足,李囂這才起身準備繼續跟蹤剛才的小飛蟲。 可…… “啾啾!!!” 伴隨著一聲鳥叫,一道靈巧的身影從天而降,落在一旁的一顆大樹上。 “嘶嘶嘶!” 夜煞、光煞:食物!食物!快抓! 李囂:“……” 你們兩個也太貪吃了,這才剛吃飽,就又惦記上了其他動物。 咋滴,還想要改善一下伙食嘛? 因為太陽太毒,李囂下意識的用手遮住眼睛,這才抬頭,看向突然出現的那只鳥兒。 只見這只鳥兒十分可愛,它的喙是淺淺的櫻花粉白色,肚皮則被灰色毛茸茸的羽毛覆蓋,翅膀則是褐色與白色相間,還夾雜著幾根明艷的小黃毛兒。 最特別的是它黑黢黢的小眼睛下長著兩撮白臉蛋兒似的白毛。 不知道的還以為它貼了長長的眼睫毛呢! 這是……? 隨著鏡頭轉過去,直播間的游客們看到之后也是十分好奇。 “這是什么鳥兒,長得可真奇怪,怪好看的!” “它似乎還不怕人,還在盯著園長看呢!” “又是一種從來沒有見過的鳥兒,我感覺我活了二十幾年真的白活了!” “沒辦法,咱們這些人都是在人間湊數的,當初更是女媧用泥點子胡亂捏出來的!” 直播間游客們議論紛紛的時候,那只鳥兒竟然已經蹦蹦跳跳的開始靠近李囂。 或許是第一次在這片原始森林里見到人類,它也充滿了好奇。 不一會兒,就落在了李囂的另外一個肩膀上。 李囂極力控制著夜煞和光煞,唯恐它們把持不住的撲上去咬一口。 近距離的觀察著這只鳥兒,李囂心中已經有了答案。 “這只鳥兒叫做響蜜鴷。” 李囂笑道:“響蜜鴷是生長在非洲叢林中的一種灰色小鳥,比麻雀稍微大一些,它是脊椎動物中唯一能以蜂蠟為食的,它的嗉囊中存在許多酵母和其他細菌,能幫助它將蜂蠟分解成為可以吸收的脂肪。 響蜜鴷能指引獵蜜人和蜜獾去獵野蜂巢,然后去吃獵蜜人和蜜獾留下的蜂蜜和蜜蠟,因此人們也稱其為指示或指路鳥。 響蜜鴷特別擅長在森林中發現蜂巢,可是它們太小了,再加上能力有限,根本沒辦法獨自摧毀蜂巢來獲取食物。 因此當它們發現蜂巢后,會邊跳邊叫的去找尋蜜獾或采蜜人。 當蜜獾或采蜜人摧毀蜂巢后,響蜜鴷就會飛下樹枝,不慌不忙地享用剩下的蜂蜜。” “臥槽!這么聰明的嘛?” “竟然還懂得尋求幫助,這種鳥不簡單!” “今天真的是第一次聽園長說這種鳥,有點兒難以置信!” “其實不用難以置信,因為現在咱們國家發達了,會有專門的采蜜人和機器來采蜜,可在比較落后的非洲原始部落卻不同。” 李囂耐心道:“那里的人們從來不缺蜂蜜吃,曾一度引起了各個國家科學家的好奇和懷疑,并有人親自前去觀察。 這個人是鳥類學家赫伯特.弗雷德曼,他在非洲的一些地區考察時,發現原始人獵蜜時并不徑直到森林里去尋蜂巢,而是總是先走進林中側耳傾聽。 不一會兒,一只小鳥高聲鳴叫著飛出密林,在獵人頭上盤旋,這種鳥是響蜜鴷。 獵蜜的原始人一見到它就喜笑顏開,而響蜜鴷在原始人頭上盤旋一會兒后就嘰嘰地叫著向密林深處飛去。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