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楊教授說的有道理,江豚不可能一直待在一個地方一動不動,至少在它們餓了的時候,會去找尋食物,根本不可能固定在某一片水域里。 何況這里是珠江,江水是流動的,會沖散氣味,導致更加難以尋找。 這可要比搜救犬在廢墟里找尋活人,要難太多太多了。 最重要的是他們準備的太倉促,也沒有什么能夠準備且能起到幫助作用的,只能依靠江豚媽媽自己、李囂和幾個水性比較好的工作人員來尋找。 剩下的他們只能在岸邊打打下手,給李囂等人打打光、來照亮水域罷了。 “咩咩!!!” 珠江里,江豚媽媽還在搜尋。 它并非沒有目的的亂找,而是在心里劃分了一些區域,井然有序的搜尋。 每到一處新的水域,就會探出腦袋,發出竭盡全力的發出咩咩咩叫聲。 如此反復。 不知疲憊。 宛若機器。 更像行尸走肉。 每一個失去孩子的媽媽,不都過的渾渾噩噩,跟行尸走肉似得嘛。 “七個小時了,還能不能找到了?” “看來今晚要通宵了!” “來瓶紅酒,今晚我就陪園長了。” “正好明天周六,我也去沖一杯咖啡。” “看的我好心疼,園長今天可是只吃了早餐啊!” “再這樣硬撐下去,園長的身體會不會吃不消?” “園長,讓江豚好好休息吧,真怕它累倒了。” “我想如果經過這番折騰,還是沒有找到,對于園長和江豚媽媽來說,這才是最受打擊的!” 傍晚時分,李囂提出解決方法的時候,直播間的游客們都表示認同,因為在他們眼中李囂是無所不能的,只要提出了主意,基本上都可以完成。 他們滿心歡喜,甚至已經仿佛看到了江豚一家三口團聚的場景。 可時間拖得越久,他們也就越失望。 就像家里的長輩們住院,剛到醫院的時候,基本上都是極力的關心老人,可隨著老人在醫院住的越久、花銷越大,漸漸的就會讓人失去耐心。 這就是所謂的久病床前無孝子。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