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小鳳仙淚眼婆娑,委屈至極。 我給你捂住耳朵,你耳不聽心不煩,我怎么辦? 手上松開一條小縫,小鳳仙小聲道:“要不大師也給我捂耳朵?” “別鬧。” 許然翻開了幾頁佛法,仍舊看的一知半解,如水中月霧里花一般。 索性收起佛法,開始翻看《桃源縣志》。 這部《桃源縣志》原本放在長清方丈室書桌上,不知道已有多少個年頭,紙頁泛黃字體斑駁。 當時書被翻開,用一塊鎮紙壓著,似乎是長清老方丈元神失蹤前正看到那里。 許然當時只瞥了一眼,便收了起來。 因為上邊記載了一則與桃源縣由來有關的傳說,而這則傳說與《聊齋志異》上一則叫《蘇仙》的故事,竟然情節雷同90%以上。 加上后來聽長凈和尚說起有關桃花嶺上仙桃樹的傳說,許然便一只惦記在心上。 現在再次翻看那一頁,見其上的破舊磨損程度遠超其他頁碼,說明長清方丈曾多次特意看過此頁,讓許然更堅信自己的猜測。 這則傳說大意是: 在很久以前,叢山峻嶺之中,有一個古老的村落。 村里有位少女,蹲在河邊大石頭上洗衣服,少女望見河里有一縷水草,翠綠柔滑,樣子奇特可愛,在水面浮游蕩漾,繞著石頭漂了三圈。 少女看了會,不覺怦然心動。回去不久,便有了身孕,腹部漸漸隆起。幾個月后,少女竟然生下一個兒子。 未出嫁就有身孕可是件羞恥的事情,根本沒人會相信,她只看到河水里的一抹綠,便會懷孕。 人們只會相像另一個綠油油的故事。 她本想把孩子扔在小巷里算了,但又于心不忍,便謝絕一切媒人,獨自生活,把兒子藏在柜子里養著。 一直到孩子長到七歲了,還沒有出去見過人。一天,兒子忽然對她說:“孩兒漸漸長大了,怎能長時間關在家里?讓我走吧,不能再拖累母親了。” 女子問兒子要到哪里去,兒子說:“我本來就不是人種,要昂首澗壑,飛上云霄去了。” 女子哭著問他什么時候回來,兒子回答說:“等母親臨終時,我才會回來。” 說完,向母親告別便走了。女子追到院子時,兒子已經杳無蹤跡。 從此以后,獨居的母親幾乎從來不出大門。 直到數十年后的一天,鄰居忽然看見有五彩云霞在她家房中繚繞,好像一張大傘。 彩云中站著一位身穿五彩仙衣的女人,仔細一看,原來是老邁獨居的母親,又恢復成了少女時的模樣。 她身披彩云在空中盤桓了許久,越飛越高,漸漸消失不見了。 鄰居們都很疑惑,到她家去窺視,只見那位母親盛裝打扮,端坐在那里,已經死去多時。 眾人商量,她一個親人都沒有,打算出錢替她安葬。 忽然,有一個高大英俊的男子出現在眾人面前,不住向眾人致謝。 鄰居里有知道女子有過一個兒子的,便問他是不是那個孩子。 男子承認是她的兒子,與領居一起安葬了母親,在墓前種了兩株桃樹,辭別眾人而去。 他剛走了幾步,腳下就生出彩云,人就駕云而去了,鄰居才知道他竟是仙人。 后來,那兩棵桃樹開花結果,香甜可口,人吃了可以延年益壽,去除百病,當地人便稱為“仙女桃樹”。 桃樹年年都長得花繁葉茂,一直不衰不朽。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