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6、尾聲-《餐飲巨頭》
第(1/3)頁
1985年3月17日。
經過長達半年的回暖期,香江的樓市已經回到了三年前的高峰期,并且比之當初還要高了幾個點。隨著越來越多的海外資金涌入香江,樓市高漲已經勢不可擋。
在這期間,李國豪為了緩解國豪集團逐漸緊張的資金鏈,讓齊柏恒和倪興慶等人公開了“騰飛地產”未來十年的香江地產的發展項目。
從1983年12月開始抄底,總計超過有200億現金的投資,騰飛地產公司除了收購了大量的大廈、樓盤、寫字樓、商鋪、以及住宅區外,也順利的拿下了香江目前大部分政府開放的未開發官地,留給外界的地皮已經越來越少。
港府對于土地開發開放權是有管制的,并不是說港府沒錢了,就拿未開發的地皮對外拍賣,每年對外公開招標的土地是有限制的,這也致使李國豪的騰飛地產公司手中的幾十塊官地尤為重要。
當騰飛地產對外公布這些已經到手的地皮時,可謂是在全港地產行業之中,掀起了巨大的浪花。
許多地產商聞風而至,試圖跟騰飛地產的人尋求合作。
對于跟其他地產商合作的事情,這點是李國豪和霍大亨、何賭王等人都贊同的,畢竟如此多的地皮,想要全部開發成高檔住宅樓、大廈、商業區、或者一些商業建筑,需要的資金實在是太過于龐大了。
1982年上半年,置地地產花了整整12.5億港幣,將港島大潭道白筆山地段進行大開發,興建別墅式豪華住宅。
哪里的地皮面積,還不及李國豪手中最小的一塊。
所以想要將這些地皮開發出來賺錢,就必須要跟人合作,光靠銀行貸款,實在是太難了,沒有哪家銀行夠膽在這個時候一次性貸款給你幾百億。
要知道前兩年地產崩潰,房地產商破產清算,銀行損失慘重的例子,比比皆是。
為此,李國豪在新世紀大酒店的大型會議廳內,展開了第一輪騰飛地產合作開發項目計劃。
受邀的地產公司、風投公司、投機公司紛紛到場,其中就包括三家英資洋行,怡和、太古,和會德豐。
就連跟李國豪一向不和的李家誠也跑來湊熱鬧,想要從中分一杯羹,畢竟今年港府的土地拍賣會必然是競爭激烈,而且拍賣的官地又少,餓狼又多,他未必能拿下一塊。
從1983年底,到1984年10月,騰飛地產總共拿到了香江地區,43塊官地,其中有13塊是從外界收購而來,剩下的都是82-84年地政署拿出來拍賣的。
九龍半島有11塊,香江島8塊,新界最多,有整整24塊。
這次第一輪地皮合作開發,騰飛地產只拿出了九龍半島5塊,香江島2塊,新界10塊,總計17塊官地。
除了有饑餓營銷的成份在內外,主要李國豪還是想著自己開發這些官地的,要知道地皮可能值個幾百億,但如果開發出來的話,就是價值上千億了。
這還只是目前的價值,等到后世,一平方米十幾萬港幣的時候,這些地皮的價值簡直難以估計。
17塊地皮看似很多,但到場的各大地產、風投公司就有上百家,其中海外資本就占了總人數的一半還多。
所以在狼多肉少的情況下,就看誰出的價碼更高了。
這次的地皮合作計劃,李國豪不是想著賣這些官地,而是想著以官地入股,或者讓一些風投公司投入資金,合作開發這里的建筑。
新界的地皮價格對比現在的香江島和九龍半島來說,并不是特別的高。但在目前香江島近乎開發完,以及九龍半島大部分地區無法建造的情況下,新界似乎就是香江地產行業的未來。
到場的大部分中小型地產公司和風投,都是把目光看向了地皮更多,付出較低的新界。
而那些有實力有資本的大型地產、風投公司,例如置地地產,會德豐、
威創資本、南洋投資公司、新加坡李氏資本等,全都是把眼光注視在了香江島和九龍半島這7塊地皮上。
經過了長達兩個小時的競拍,最終香江島位于淺水灣、半山西區的兩塊官地,被置地地產和新加坡李氏資本拿下。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汇区|
枣庄市|
安庆市|
肇源县|
岐山县|
普兰店市|
遵义县|
富阳市|
武乡县|
鄱阳县|
衡阳县|
油尖旺区|
合山市|
邵阳县|
车致|
科技|
清新县|
饶河县|
绥阳县|
汉寿县|
阿荣旗|
镇江市|
辽中县|
灵川县|
浠水县|
勃利县|
阳朔县|
长治县|
昭苏县|
萨迦县|
宁海县|
林西县|
饶河县|
绍兴市|
万宁市|
桦甸市|
宝丰县|
思茅市|
阿拉善盟|
乌什县|
库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