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在沒有機器的時候,只能用人工來開采。 林亞梓將這些魚人派遣到離他主體最近,只有兩萬米距離的一個礦脈處。 這些魚人每一個都扛著挖礦的工具,背后背著一個植物袋子。 人工開采,效率低下。 但就目前來看,是最有效的一個方式了。 因為在深海,林亞梓也不知道那些采礦機器好不好用,況且他還沒制造出來那種機器呢。 人魚們排成一排,另一類大章魚開始行動。 這些章魚的觸須是經過改造的,可以直接挖地。 隨著一陣灰塵涌起,那幾條大章魚的觸須開始往地下鉆去。 礦脈是深海之下的,并不是裸露在深海表面的。 林亞梓需要用這些大章魚來將深海的地表鉆破,然后再派遣人魚工具人下去。 “還需要再制造一些工具人,把魚尾巴改成蛇尾巴。” 林亞梓在觀察一段時間后發現,魚的尾巴有時候并不好用。 雖然他們都處于深海環境,但有時候工作是在沒有水的環境里面的。 這樣的環境里面,魚的尾巴是相當費力的。 而蛇的尾巴不會,這個東西水陸兩棲都可以應用。 新的工具人源源不斷的被制造出來,耗費了林亞梓大量的質量。 原本要輸送進光球里面的質量,此時全部轉化成了這些工具人。 新的工具人的下半身全部變成了蛇身,擁有光滑的鱗片,可以在水中遨游,也可以在陸地上爬行。 而這種生物的上半身,林亞梓給他加了四條手臂。 這個手臂數量是剛剛好的,在多兩條的話就要打架了,互相會起沖突,得不償失。 不過林亞梓在這些生物的后背上都各加了兩條觸須,以備不時之需。 生物的頭顱也被林亞梓換了一下,變成了蛇的腦袋,芯子也可以當做工具來使用的那種。 一個完美的工具人就這樣誕生了,全身上下都是為林亞梓服務的。 過了幾天。 第二批工具人,也就是新一代的工具人生產出來了。 而原先的人魚也在那不遠處的礦脈里采集到了礦石,并且運送了回來。 “工具人還是太少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