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我同意,咱四家都早點回去,錢是賺不完的。”楊老二也想家了,他已經有三個月沒有回去過家看望父母。 “同意。” “同意。” 下面的另外兩位,也出聲同意。 見弟弟妹妹們都沒有意見,楊老大有了笑模樣。他也想爹娘,想家。恨不得立即插上一雙翅膀回到家里。 初五,沈清和如約來到東來順,大家已經都到了。見到以前的朋友,大家都感慨萬千。 他們全部都已經大學畢業參加工作,意氣風發,除了樊建剛所有人都是回城以后第一次見到沈清和。 “老沈,咱倆坐一起。”梁波熱情的招手,還是和以前一樣。性子活潑。 “好嘞,和你坐一起,聽你好好絮叨絮叨工作中的煩心事。”梁波是個話癆,最喜歡傾訴。 “又笑話我,來人世一遭不容易,誰知道有沒有下輩子。如果沒有,不多說些話,那不是虧的慌。”梁波的歪理一直很多,沈清和不打算接茬跟他掰扯,這種話題,他永遠掰扯不過老梁。 “行,不是笑話你。你現在過得咋樣,在什么單位上班?” “稅務局,單位還不錯吧?”有點小自得,他沒有走關系,是直接分配到稅務局的。 “喲,好單位啊,肥。”沒想到居然是稅務,確實是頂頂好的單位。 比那些分到工廠的強多了,稅務局以后會越來越好。 “哈哈哈,運氣,運氣。”有點小嘚瑟,梁波的性子大家都明白,也沒有人覺得他刻意顯擺。很快的梁波也意識到身邊的沈清和因為生病受傷沒有考上大學,兩次都沒有走進考場,如今回城了,也不知道找的單位咋樣。 一般來說,沒有特別牢靠的關系,是不大可能有很好的單位。最好的也就是效益好的國營工廠。 但是要說長遠看,還是政.府部門還有稅務,工商等這樣的單位更加的好。 隨著改革開放,許多的廠,國營廠都受到了沖擊,現在還不是一樣太明顯,改革開放的時間越長,沖擊越大。 能經得起大浪淘沙的廠不會很多,就是經得大浪淘沙的國營廠,也會各種優化職工結構。 老沈能進效益好的大國營廠的機會很小,他父母皆不世,指望他哥哥為他四處找關系奔走找個好廠,真不太可能。 為了不讓老沈心中不舒服,他轉移話題,“聽老樊說,你后面添的那個是兒子?” “嗯,你們大家呢,誰家有添丁沒有?”沈清和有些話題能問,有些不能問,他們中間也有人回城后離婚。關于妻子的話題,不大好聊。 “有,我家添了一個閨女。”梁波的妻子也是帝都人,也是一起下去的知青,只是當時不在一個屯子,他們倆是青梅竹馬。一起長大的,一起考上了大學一起回的城。 “恭喜啊,兩兒一女,很圓滿。” “嗯,比你家小兒子還大點,是回城之前就懷上的。只是那時不知道,等知道的時候,已經四個多月。”梁波說起來自己也覺得好笑。 冬天穿的多,妻子也沒有發現,還以為是長胖。 “咱倆通信時,你咋沒有說起過。”開始連我們自己都不知道,后面你又開始復習,我也就沒有說。 沈清和再也沒有問,原主從78年高考落空以后,更加是消沉,也不大理人,也不聯系朋友親人。 樊建剛與另外幾個一起說起工作中的趣事與無奈。 沈清和聽到說有外商前來投資,要開一家藥廠,沈清和想到污染這塊,插嘴說了幾句,“老樊,你們招商歸招商,但是要對外商提出來要求,污染處理問題可是大問題,關乎我們后代子孫的生存問題。 污染處理不好,以后孩子們會問,你們當初引進外資時長沒長腦子,水源,土地全部污染,你們讓我們吃啥喝啥,全靠進口嗎? 我們引進外資也要謹慎,一些不重視污水污染源處理的企業不要也罷。你們可不能急功近利,為了經濟發展什么亂七八糟的企業都招進來。 你們都有不錯單位的也給反應反應,本國的私企也得注重污水處理,不能隨便什么臭狗屎廠都給批。” 說到這個,沈清和就有很多話說,在座的人此時都不敢小看這位,雖然他兩次都錯過了高考,最后沒有讀大學,但是人家一樣跟的上時代變遷的步伐。 看的比他們都還長遠,他們誰也沒有想到環境上面去。被老沈一說,他們也有意識到,確實環境不能被過度污染,他們也有基本常識,知道環境污染后要付出代價,但是在座的人除了沈清和,誰也沒有想到環境被污染后,要付出多少慘重的代價。 幾十年后,就是花很多錢治理,也治理不回當初的原樣。 “老沈,你真是提醒了我,給了我一個新的思路,謝謝。”樊建剛有野心,就想做出成績來,還有有時候得另辟蹊徑,環保如今重視的人不多,自己從這方面下手,篩選外資,以后說不定就是政.績。 從短期來看還有弊病,但是從長遠來看就是優勢。 他是有長遠規劃的,不能一時的得與失。 “謝啥,以后你自己也會想得到,現在的你們只是沒有意識到而已。”淡淡清冷的聲音,不急不緩的說到,典型的沈清和,還是大家熟悉的那個他。 “老沈別謙虛了,你有沒有真本事,在座的哪個不知道,當初沒有你給大家講課,我們也考不上大學。你就是運氣不好,要不然也是帝都大學的高材生……” 大家又仿佛回到幾年前,丟下課本多年的他們,如果沒有老沈他們即使能考上大學,也不會考進自己心目中理想的大學。 在農村的時候,只有老沈一直有繼續翻看課本,時不時的還回味學習鉆研一下,讀書時沒有學好的地方,全部被他鉆研透徹。 給他們講課,深入淺出,蠢貨都能聽懂一半,青山屯加上青山屯附近幾個屯能考出去大部分知青,也是因為老沈。 “運氣也是實力的一部分,以前的我可能懊惱運氣,怨懟老天爺。現在的我只想不辜負這個偉大的時代,它會讓我用聰明的大腦,勤奮的雙手創造無限的可能。我提議為咱們的相聚干一杯。”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