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京城 新家的一切全部安排妥當,車子也買了。家里布置的溫馨,漂亮,一切都是新的,安靜的享受當下。順手改裝了一下新買的越野車,在末世就學會了怎么改裝,能量和汽油混合動力。 加好滿滿的一箱油,但是他還是喜歡用能量驅動汽車。環保,一粒能量石,可以用很久。 小院子里面,種植了不少名貴花卉,隔壁好像也搬進來一戶人家,住的是什么人,沈清和不知道,只是知道隔壁有人住。 沈清和坐在小院子里,喝杯茶,悠閑的想著,自己該干點什么好,總不能不做事吧。 上班給人打工,他不喜歡。創業,似乎很麻煩,做什么好呢? 一個人坐在院子內發呆,閑著無事,玩起來手機,點擊大學同班微信群內,刷出來N條99+,他隨意點開看看。 一條條的看完,他才知道原來是他們班一位同學生病了,危在旦夕,這位同學家里已經散盡家財,如今同學生命垂危,大學同學們一起捐款。 沈清和記得這位同學,大學考研在本校繼續攻讀學位,這點提醒了沈清和,他也可以繼續讀書,反正他還年輕,不同班同學都還小一兩歲。 沈清和看見班長的號召,想著自己也盡一份力,仔細翻閱了同學們的捐款記錄,最多的是十萬,那位同學家里是富豪。出手闊綽,應該是一下子捐出了全班同學捐款數字的總和。 沈清和想著,自己該捐多少,他在群里@班長: 【孔翔同學的病情怎么樣了,在京城還是什么地方的醫院住院,望告知。】 班長可能此時在上班,也沒有回復沈清和,群里很多窺屏的人,看到萬年不冒泡的人不發言的人,居然出現,都挺好奇的。 全班同學都知道他們班這位所有教授都喜歡的學生,最后沒有讀研,原因就是沈清和同學家里太窮,他無法看著家人欠債他還無動于衷,依然上學,即使他讀研花不了多少錢,可也沒有賺錢幫家里還債的能力。 在諸多教授的惋惜聲中,奔向了社會,很多人都知道他的工作是走向社會的同學們中起點頗高的。當然也有同學在家邊讀書邊工作,準備考公務員。 沒想到這位同學還能愿意給孔翔同學捐款。大家都暗自猜測,誰也沒有主動發言告訴沈清和,可能還是因為不熟悉或者大學時在學業上被他碾壓過度。 不管什么原因,沒有人理可憐巴巴的沈清和。半晌之后,沈清和見沒有人回自己,無奈的,他只好給班長轉賬,他想過還是別超過那位富豪同學,他也不想搶人家的風頭,本來自己就不受同學們待見,自己何必在遭人厭,轉了六萬塊錢,然后果斷下線。 既然確立了目標,沈清和也不在茫然,想想回家的事情,還有給家里蓋房子的事情,今年肯定無法蓋房子了,馬上就是十一月,天氣冷了起來。不適合蓋房,但是家里的房子還是要找人換換瓦片,還有換兩根梁柱。 要不冬天,大風刮來,他也會很擔心。 第一站要回的是縣城一中,看望弟弟,也看望高中三年教過他的所有老師。原身的讀書生涯,全是在所有老師關愛獨寵下過來的,每一個老師都是把萬千寵愛給了他,沒有一位老師不喜歡他的。 他回去,一定要看看那些對他好到不行的老師們,他們不管對別的同學怎么樣,對他沒的說。 大學的老師們,等他年后從老家回來以后再說,復習考研的資料,自己先搜羅一些。 收好手機,開車出去買東西,算起來原身的老師不少,從小學到高中,幾十個老師要拜訪。老師們的福利除了工資,假期,還有一個那就是成就,自己教出來有出息的學生,能記的自己,還能來看他們,對于他們來說,那是一件有別于其他老師的驕傲。 很多學生在學校優秀,在工作中優秀,但是他們沒有幾個記得甚至主動來看他們。 定制了上千個茶葉罐,一位老師兩罐好茶葉,希望他們喝了對身體好,能消除一點點身體隱疾。 兩罐茶葉之外,還得有別的東西,本世界的好物品,還是得有,要不可能會露出什么來。 開車到市中心最繁華的商場,沈清和從一樓開始閑逛,化妝品什么的,就不需要的。 一層一層的樓,逛了半天,他也不知道要買什么,沈清和逛的有些累,來到八樓美食城,打算吃點什么。 剛上樓,就聽見有人喊他,“沈清和,是你?” “你是?”沈清和記憶中,好像不認得眼前靚麗笑容滿面的姑娘。 “不記得我了吧,我爸爸是宜城一中的老師韓泓,我是他女兒韓玉蘭。” “韓老師他還好吧?”韓老師是原身高中三年的班主任。一直幫助他,沒少為原身花錢。 對于這樣的老師,沈清和心懷感恩。 “蠻好的,如今在家里還念叨你呢?”韓玉蘭是今年京城一所一本大學的大一新生。今天是周六,她來商場做臨時工,做服務員的。 她也是被自己老爸念叨了幾年,今年才脫離老爸念經:每次都是你向人家沈清和學學,看看人家,學習上從不讓他父母操心……。 就這么念叨了幾年,直到她今年上大學,她也認識沈清和,看到過很多次,當然沈清和不認識她。 “你能給我老師的手機號碼嗎?”我之前被偷,干脆換了號碼,也沒有老師的聯系方式。 “行,我爸肯定喜歡你能打電話給他。”韓玉蘭的父母都是老師,她對父母心思還是摸的很準,他們都期望那些展翅高飛的學生能記得他們,哪怕不去看他們,但是能記得,一年或者幾年打上一個問候的電話,也是歡喜的。 “我過些天要回老家,第一站就是回一中看看教過我的老師們,然后接我弟弟一起回家看望父母。” 沈清和看見老師的女兒穿著餐廳的衣服,然后話風一轉,“玉蘭,你這是用雙休打工。” “嗯,我同學幫我找的。”韓玉蘭還是很喜歡這份零工,收入也不錯,還能一天管兩頓飯。雙休,可以省四頓飯。她還帶了書,閑暇時,還能看看書,溫習功課。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