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有了帶甜甜的甘蔗打底,吸收了一些糖分,沈家六口肚子稍稍舒服了一點,不再難受的睡不著。 一夜靜眠,山風微拂,不少人都做了一個美夢。夢中他們在山清水秀的地方安頓了下來,有吃有喝,還有田地,一家人生活的不錯。 有了新的期盼,做夢都要笑醒這句話是真的。 第二天早上醒來時,都帶著微笑醒來。 早上,削好最后一根甘蔗,留給家里其他人,沈清和才挑著籮筐出去找事做。 順著人群走進縣城,此地可能沒有遭受過天災或者災害不嚴重,看起來比他們一路上路過的縣城要好很多。繁華一些,百姓的穿戴稍稍好上那么一丟丟。 縣城有碼頭,沈清和打算去碼頭找個背麻袋的活,他現在天生神力,力氣大的沒地方去。扛麻袋也能賺的比別人多,明面上掙些錢,然后再去滬海。 碼頭上有各個商家的賬房,記錄貨物數字還有給扛麻袋的苦力結賬。 碼頭上人來人往,有吆喝著賣小吃的,也有來往的行人和苦力。 “哥幾個過來這邊,有活計……” 一個瘦猴男人站在一邊吆喝著,剛剛到了一船貨,正找人卸貨。 “哎,來了來了。”沈清和一個箭步沖了過去,機會來了。 和幾位碼頭上扛活的老人一起麻利的扛活,一船貨半個上午就扛完。 工錢都是現結,沈清和在此方小世界第一次見到錢,一串銅板。 一上午,賺的還不少。與沈清和一起扛活的老黑,羨慕的說道,“小和,年輕就是好,你一上午賺的錢,就比我一天賺的還多。” “老黑哥,你以前估計比我還厲害。我想問問,咱這邊去滬海是坐船去方便還是走陸路去方便?” “坐船方便些更快一些,怎么你要去滬海?” “嗯,我家有親戚在滬海,老家遭災活不下去,想著去滬海投奔親戚,全家人謀一個活路。” “難啊,如今的世道真是難,天災**,樣樣都不缺。”老黑深有體會,別看他們這兒遭災的不嚴重,日子也很不好過。 多少人家都吃不上一頓干飯,日子苦著呢。 “是啊,去滬海也是在碼頭上坐船嗎?價格貴不?” “對呀,你看那邊,就是客船停靠的地方。”老黑伸手指著另外一個方向。 遠處,沒有停靠客船,但確實有個單獨的碼頭。 午飯休息時間,對于物價還有很多情況,沈清和以地域差異,全部打聽了一遍。 接連幾天的時間,熟悉了縣城各處的沈清和到處打零工,還真賺了不少錢,加上空間內拿出來的一點金子,換了一點銀元。 手中有了一點資本,半個月以后,沈清和帶著父母妻兒踏上了去滬海的客船。 幾天的時間,天氣晴朗,風和日麗,船老板沒有停歇的一直在行駛,終于在九天以后抵達滬海。 “客人,到了,上面就是大滬海。” “船老大,這是后面的尾款。” 孩子們最近有東西吃,臉色不再是菜色,臉上稍稍有了一點點肉,精神也好了很多,性子活潑了一點。 父母孩子的變化,沈清和都看在眼里。妻子最近笑容也多了,身上的浮腫也消失了。一家六口,最遭罪的就是妻子,有口吃的都是先給老人和孩子們吃,其次是原身這個壯勞力,最后才輪到她。 吃的最少,又要照顧老人和孩子,想想都遭罪。 一家人來到滬海這樣的大都市,沈清和也不知道該去哪兒安頓下來,他唯一知道的是,去法租界安頓下來相對最安全。 不過目前的法租界,他不是很熟悉,看來要找人去問。 現在需要的是在滬海能安頓下來。 早上抵達滬海,吃了一點東西,一家六口就開始到處找能容身的地方。 誤打誤撞進入到法租界呂班路東邊的一條里弄,沈清和找到一處破舊的宅子,先租下一個月,一家人總算安頓了下來。 “和兒,咱們一家真的就在滬海住下了?”沈父有點不可思議,他以前不知道滬海到底是什么地方,有多好。來了以后才知道,滬海就是另外一個世界,看起來和平繁華的世界。 “爹,真的住下了,以后咱老沈家的好日子就要來了。”院子內,住的可不是只有他們一家人。 還有一戶拉人力車的丁軍一家五口。一家給人修補鞋子的于得水一家,三家人共住一個院子。 曲彩霞不安的拉著沈清和進房門,小聲的問,“清哥,家里還有錢沒有?” “怎么了?” 靠那半個月賺的錢,根本就不夠花,他是找了借口的,說是有三位老板看他事情做的好,打賞一些錢,家里人才沒有多懷疑。 “咱剛安頓下來,啥也沒有,都需要錢去置辦,可是我手上沒有錢,就想……” 說道后面曲彩霞的聲音,都低的聽不見了,她知道丈夫手里應該也沒有多少錢,可是一家人確實需要置辦一些東西,才能勉強安頓好。 “我給你幾塊錢,你先拿著,以后需要什么開支,你再支付。家里需要什么,告訴我一聲,我去置辦,咱都剛來,對周圍不熟悉,你一個女人家家的出去迷路了咋辦?” 沈清和從破棉衣內兜,掏出來五塊錢,遞給妻子。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