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張楊和顏良從屯留起行,在城中留下一千駐軍,帶著五千新老結合的烈先鋒和兩千八百悍斧卒一起往銅鞮,野外遭遇戰靠騎兵,但是攻城戰,步兵才是主力中的主力。 只留下一千屯留城中的老兵再加上近日剛剛招收的一千新兵讓張章作為守城軍。 策馬揚鞭,大軍開拔,在屯留百姓的祝福中遠去。 .... 衛寧這一頭,太還蒙蒙亮,陷陣營已經上山,如果按照平日里的腳程,恐怕天黑之前都趕不到銅鞮,衛寧想要打突襲,那就必須得提前一天出發,在懸崖上扎營才行。但是有了上千只不比人小的野狼,由它們馱著陷陣營在山地穿梭,速度快了不止一倍。 只是狼背不是馬背,他們恐怕得用自己的意志力熬一熬了。 正午十分,衛寧與八百陷陣營趕到了銅鞮。 今天的銅鞮城格外的熱鬧,匈奴往來穿行,行動都是用跑的。 不消多時,有七千匈奴騎兵在三位將領的帶領下從銅鞮內出發,一路向南前進,方向正對屯留。 “看來銅鞮城里面還有聰明人!”衛寧笑了笑。 匈奴擅長的是馬背上作戰,不擅長守城戰,若是打守城戰,被太史慈和顏良兩面夾擊,哪怕不用陷陣營登場,他們都是必敗的局面,差別只在死了多少人。 與其坐以待斃,倒不如主動出擊。 所以匈奴選擇了去找從屯留而來的大軍正面交戰。 這其實也不算是最佳選擇,而是最貪心的選擇。 因為就算是他們打贏了從屯留來的大軍,他們還要面對來自太史慈的進攻。只是,他們認為,太史慈所帶的軍隊都是騎兵,攻城能力不如從屯留來的大軍,軍中還有步兵。自信能夠擋的下太史慈,等到太原郡的援軍殺來,反而可以將從河東郡來的太史慈給夾在中間干掉。 若是選擇先打太史慈,只要贏了,他們就可以退回太原郡,高枕無憂。但是銅鞮必定會丟。 另外,再有太史慈以同樣為五千騎兵的數量,卻摧枯拉朽般的擊敗了他們的“左谷蠡王”欒提阿木耶。 對于太史慈這支軍隊的戰斗力,他們已經有了初步的了解,這也是他們為什么選擇進攻屯留軍,而不是河東軍的原因之一。 有點意思。 衛寧從高空俯瞰整個銅鞮,在城中的匈奴人數起碼還有兩三千人,這是為了抵御太史慈所留下的。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