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二百八十章:《越人歌》-《六朝漢臣》


    第(1/3)頁

    “匡不這么認為。道家之出世看似能保大漢江山數載,實則不然。”

    “哦?此言何解?”

    “昔年太皇太后在世,大漢奉行黃老之策,無為治之,然而,此法令各諸侯國穩固發展,終究為七國之亂埋下禍端。若以儒家入世之準,教導百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之義,使天下百姓知禮儀尊卑之恥,即便諸侯王忤逆犯上,又有何人響應?”

    “呵,虓虎可別忘了,七國之亂爆發,完全是因為孝景皇帝被小人迷惑,廢棄黃老無為思想,行削藩之策。若堅持無為,不以為意,禍端豈能爆發?”

    司匡輕蔑搖頭,道:

    “大王之意,不削藩,藩王就不會反叛?太祖皇帝建國之時,奉行可是蕭何黃老,然而叛亂者,比比皆是。私以為,黃老并不能穩固大漢江山,與之相比,儒之入世,行大一統。反而可令漢之名,永久流傳!”

    “荒謬!”

    劉安勃然大怒,

    “泰古二皇,得道之柄,立于中央。神與化游,以撫四方。是故能天運地滯,轉輪而無廢,水流而不止,與萬物終始。風與云蒸,事無不應;雷聲雨降,并應無窮……由此觀之,萬物固以自然,圣人又何事焉?”

    “百姓若得學識,則皆妄居于上,破自然之法,欲得天地之道,以爭權柄。屆時,圣人何談穩固之道?”

    司匡聲音朗朗,毫不畏懼,強力詰問:“大王可是反對低賤與富貴之僭越?”

    “非也,本王只是反對百姓行不禮之事耳。”

    劉安沉聲,接連說道:

    “正所謂民之化也,不從其所言而從所行。若吾儕干預,改其言,覆其行,則何談教化?”

    “故齊莊公好勇,不使斗爭,而國家多難,其漸至于崔杼之亂。頃襄好色,不使風議,而民多昏亂,其積至昭奇之難。”

    “由此觀之,品行不端而妄圖引導百姓者,國必頃之!當今陛下雖然圣明,堪比文武二王,然,孰能言后世之君亦能如此?若后世出現桀紂之輩,大漢焉能萬世長存?”

    “本王以為,下上之間,順其自然。下無智,則由之,下行不端,則懲之,由此,天下可安。此乃戰國諸子之道矣!”

    司匡呵呵笑著。

    這貨被黃老之學影響挺嚴重啊。

    不過也算正常,畢竟其出生之后,大漢就一直在推行黃老之道。

    可惜了,如果是元光之前,司匡絕對會認同黃老,畢竟當時無將可用,對匈奴作戰的時機尚不成熟。

    現在衛青已經出世,霍去病也快能從軍了。

    機會已至!

    時代變了!

    司匡神色正然,拱手,反擊道:

    “大王剛才提及頃襄王,匡且問之,昭奇之難,如何解之?”

    “哼!幸莊辛返過,平定禍患。”

    “莊辛可為先秦諸子?”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尉犁县| 文山县| 安丘市| 青浦区| 白沙| 扎囊县| 吴堡县| 巨野县| 大新县| 保山市| 绥中县| 疏勒县| 左贡县| 日土县| 珲春市| 土默特左旗| 广丰县| 苏尼特左旗| 呼图壁县| 罗源县| 恩施市| 泾阳县| 八宿县| 祁连县| 天祝| 桐庐县| 芦溪县| 健康| 岱山县| 石城县| 双牌县| 扶风县| 台北县| 桃园县| 巴青县| 永福县| 梅河口市| 德化县| 寿宁县| 酉阳| 达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