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七章:炸鍋的長安-《六朝漢臣》
第(1/3)頁
隨著劉安話音落下,數十位騎著快馬的家仆從翁主府沖出,高舉書淮南二字之旗幟,奔向長安各大學閥處。
……
董府
董、胡兩位鎮壓公羊氣運的宗師正坐在書房,有說有笑,相互交流這些年對公羊的見解。
自劉徹繼位,胡毋生返回齊地后,這兩個一手締造儒家巔峰時刻的好友便數十年沒能相見了。
恰好借助胡毋生與張湯交流的契機,二人再次晝夜不停探討夫子大道。
褚大站在董仲舒身后,跟隨師尊的聲音,翻動《春秋繁露》。
段仲畢恭畢敬地守在胡毋生身后,仔細翻閱師尊需要的《公羊條例》中的相關文章。
輩分最小的吾丘壽王則趴在地上,提筆小心翼翼的記錄二位先師的語錄。
思想碰撞之下,必出精髓之語。
萬一哪一句精彩,不至于日后忘卻。
能讓三位大儒在這間不足五十平方的小屋子內打工,且奠定三國時期公羊大師何休思維界限的兩大著作一并出現,恐怕只有這一次了。
董仲舒拿起《春秋繁露》,翻開仁義篇,臉頰微動,輕聲誦讀:
“子都兄,愚以為,《春秋》之所治,人與我也。所以治人與我者,仁與義也……眾人不察,乃反以仁寬己,而以義設人,逆其理,鮮不亂矣。”
“是故《春秋》為仁義法,仁之法在愛人,不在愛我;義之法在正我,不在正人。我不自正,雖能正人,弗為義,人不被其愛,雖厚自愛,不為仁。”
胡毋生點點頭,沉吟點評:“夫子曰‘惡其意不惡其人’,此乃仁之道也!至于義,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則為義,春秋之義也!”
董仲舒笑道:“誠如是,春秋微言大義,必有仁義之學!”
“善!此路吾儕及弟子應仔細鉆研,若通,大道可成。”
吾丘壽王趴在地上,趕緊蘸墨,在珍貴帛書上寫下“仁義”二字。
“仲舒,儒在長安鉆研公羊之學數年,可領悟仁義之道?”
“略知一二,若子都不嫌,吾可說之。”
董仲舒笑著轉身,給褚大做了一個手勢。
俄而,相關文章便被從小山一般多的竹簡中翻了出來。
“仁者,愛人也……”
還沒等他說下去,書房門突然響了,“咚咚咚。”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运城市|
嵊州市|
岑巩县|
咸阳市|
福泉市|
山西省|
广昌县|
蒙城县|
类乌齐县|
京山县|
正蓝旗|
彰化县|
临澧县|
化德县|
河池市|
永康市|
洛隆县|
五常市|
黄梅县|
娱乐|
宁乡县|
连江县|
平原县|
富源县|
得荣县|
普宁市|
思南县|
梁平县|
海阳市|
上高县|
湖州市|
东至县|
伊宁县|
剑阁县|
民权县|
土默特左旗|
武安市|
麻栗坡县|
云安县|
南昌市|
秀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