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孔廟-《六朝漢臣》
第(1/3)頁
春風輕拂狹長的汶水,在水面上蕩起一圈又一圈橢圓形的漣漪。
粗壯的柳樹在春意中,悠哉地搖晃從樹冠頂端垂落下的枝條,嫩綠的芽兒黏在上面,濕漉漉的,散發著清新的味道。
魯縣,孔廟,上午辰時。
厚重、粗獷的鐘、鼓之樂,聲振林木;在門前八列九行共計七十二名席地而坐,身著白色儒服、頭戴白色發帶儒生的響徹云霄吟誦聲中,這座儒門歷代祭祀之地,再次打開了。
從大漢各地趕來、操著不同口音的儒生,面帶莊嚴、悲傷之色,皆閉聲少言、目不斜視、注視前方,同時手中均捧著一卷嶄新的竹簡,猶如海中群魚,有序地在林木遍布的孔廟中穿行。
他們的目標只有一個--供奉著儒門至圣的中央主殿。
因為今日要與天下儒生見面的緣故,司匡在這群人進入孔廟之前,就已經提前從側門,沿著東角連廊,一路走到主殿。
他與孔騰以及在場的孔氏子弟寒暄一陣后,目光開始在大殿之內徘徊。
現在的孔廟,與后世有很大的不同。
此地并未經過歷代王朝加封,也并未得到皇室資金支持,因此,整個孔廟,除了杏壇等標志性建筑之外,三座大殿。
中央為正門朝南的主殿,斗拱、檐牙,立在黑瓦遍布的殿頂四角。
殿前,是一座紅色的丹墀。
登上丹墀后,便可一覽殿內之景:一張巨大的黑色案幾擺放在中央的位置,案幾上方,是自然垂下的紅色帷幕。
案幾之上:中央是孔丘的神位,左右兩側則放置了兩座燭臺。
案幾之下:中央位置放置了一個金黃色銅制火盆之外,火盆兩側,各放置了九個黑色的碗,碗中一共盛放了除酒、食、錢、飾之外的十八種物品。
司匡繞道一側,只見右側有一個連廊,連接著主殿右側的偏殿。
趁著儒生未至,司匡輕輕走過去。
循著殿內東廊一路走到右側偏殿,抬頭看樓上,只見懸著金字一匾,上書“七十二徒”四個大字。
匾下從左至右,是一座用泥土壘起來,連接著兩側墻壁,高度在一米五的平臺。
平臺之上,從右往左,一共擺放了七十二塊剛用墨刷不久的紅字神位。
這里奉著從祀孔門歷代先賢之靈。
因孔丘主張克己復禮的緣故,春秋之前的夏商周三代以左為尊,因此,顏回牌位放置于最左側,此后,依次擺放了其他七十一個人。
因為今日要祭祀的緣故,這里早就放置了火盆、祭碟、祝版,且在祭祀用的案幾旁邊樹了麾、庭燎,大門口擺了盥盆、盥悅。
正當司匡瀏覽場中牌位的時候,一陣柔雅的聲音從室內連廊出傳來。
孔黃急匆匆地走了過來,拱手,“司匡大父,第一批儒生已至,請隨晚輩至后堂等待。”
“好。”
跟著這個便宜“孫子”的腳步,司匡從后面,經過室內一側連廊,進入左側偏殿。
這里不同于右側,雖然正門開著,但卻未擺放任何東西。
除了放著一會兒祭祀要用的東西之外,正門口只有兩名持劍的儒生站立。
這倆人司匡認識。
卞知,卞康兩個兄弟。
他們制止著企圖靠近此地的祭拜儒生。
孔黃端上酒水之后,拜了一拜,“司匡大父,祭祀于巳時開始,請稍作等待,晚輩還要去忙其他的事情,恕不奉陪了,”
“請便。”司匡淡淡的回應。
望著孔黃離去的背影,司匡跪坐在草席上,透過這座偏殿的正門,望著門外愈來愈多儒生,無聊地打著哈欠。
……
巳時
主殿中忽然響起一陣如春日驚雷般的鐘聲,雄渾敦厚的號角聲接踵而至。
“嗚嗚嗚……”
緊接著,便是短促有力鼓聲。
“咚!咚!咚!”
奉祀君孔騰的聲音,在主殿內回蕩。
“寒食至!”
“祭先祖!”
司匡起身,從側門的連廊走過去。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岑溪市|
井冈山市|
鄂州市|
麦盖提县|
屏山县|
万荣县|
余庆县|
大兴区|
丹江口市|
垣曲县|
靖宇县|
桃源县|
江华|
铜陵市|
冷水江市|
南涧|
乌拉特中旗|
治多县|
霍邱县|
金乡县|
清远市|
江山市|
故城县|
舒城县|
高安市|
庆云县|
磐安县|
涞源县|
页游|
青海省|
大关县|
诸城市|
河北省|
金阳县|
桂东县|
临汾市|
裕民县|
高清|
新丰县|
浦东新区|
广灵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