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何謂俠?-《六朝漢臣》
第(3/3)頁
他似乎明白剛才的不合時宜這四個字的含義了。
這是要誦讀一首為游俠所撰的詩?
韓毋辟雙眸熠熠閃爍,似乎也明白了。
呼吸變得急促,“愿聞!”
司匡閉上眼睛,開始背誦一首將俠客描繪至巔峰的詩。
嘴唇輕啟,聲音高昂,告訴眾人。
“此文,名《俠客行》!”
“果然!”王孟激動的揮了揮拳頭。
韓毋辟微微失神,身體顫抖。
周圍的游俠,都屏住了呼吸,不敢說話,生怕打擾。
之前,一首壓小說家。
如今,應(yīng)該差不了多少吧?
在他們心急如焚的時候。
一股蕭瑟的氛圍忽然彌漫全場。
“趙客縵胡纓,吳鉤霜雪明。”
“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
“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
“閑過信陵飲,脫劍膝前橫。”
“將炙啖朱亥,持觴勸侯嬴。”
“三杯吐然諾,五岳倒為輕。”
“眼花耳熱后,意氣素霓生。”
“救趙揮金槌,邯鄲先震驚。”
“千秋二壯士,烜赫大梁城。”
“縱死俠骨香,不慚世上英。”
“誰能書閣下,千古《德》、《道》經(jīng)。”
念完。
司匡對著韓毋辟、王孟,分別拜了一拜,“小俠者,游走于官宦之家,受人之托,忠人之事,信義為先。”
王孟神色焦灼,迫不及待地追問:“那大俠何為?”
司匡眼中爆射出一道精光。聲音不減。
“大俠者,游走于百姓之間,救助百姓,幫助民眾,伸張正義!”
“吾聽聞……”
“俠之大者!”
“為國為民!”
“轟!”
八字一出,猶如天雷滾滾,直接炸了。
儒生還好,雖然感受頗深,但,他們終究是儒。
而游俠可不是那樣。
幾十個人。
呆呆地站在原地。
面面相覷。
為國為民?
俠之大者!
這幾個字對于游俠,不亞于大學(xué)之道的精髓對于儒家。
燕趙之地多慷慨悲歌之士,天下共聞!
司匡用信陵君救趙之事,作為俠客之風(fēng)!
今日,他們所作所為,豈不是與這件事有異曲同工之妙?
雖然他們沒有竊符,但是,卻甘愿為忠義之人赴死,也算是有信陵門客之風(fēng)了。
待這篇文章傳揚天下,被游俠口口相傳之后,今日營救之事,想必也會記入史書吧?
日后,若是有人問起這件事來,他們也有談?wù)摰馁Y本了。
當(dāng)時候,只需要說出一句“當(dāng)日營救司公者,有我一席!”
絕對會被羨慕的目光注視!
甚至,在這層光環(huán)的加持俠,無論走到哪里,都會被天下游俠禮待!
不能成為鎮(zhèn)壓一方的大俠,成為名震鄉(xiāng)里的小俠也好。
王孟激動的熱淚盈眶,“哈哈哈,原來這就是大俠之道啊。哈哈哈哈……”
他舉起雙手,觸摸蒼穹,仰天大笑,“如此看來,今日之前,我枉為大俠!”
韓毋辟也老淚縱橫。
臉上的皺紋,都被眼淚打濕了,沒想到老年之后,竟能明大俠之道。
他哽咽著,“司公,請受我一拜!”
在他之后,所有的游俠,皆跟隨著作揖。
“司公!請受我等一拜!”
衡胡坐在一旁,見到這一幕,低聲感嘆,“厲害!”
孔武臉色凝重,應(yīng)和,“是啊,短短一文,便收盡天下游俠之心!古往今來,有幾人能做到這件事?”
作為孔氏一族的嫡長子,他的大局觀還是很強的。
這首《俠客行》,足以引起天下游俠的共鳴。
恐怕,傳揚出去之后,愿意為司匡赴死的人,將會成倍增加。
日后,再碰上今日之事,恐怕都不需要儒家出手。
天下游俠,何其多也?
孔武附在衡胡耳邊,叮囑,“師弟,到達稷下之后,務(wù)必善待司公家人!哪怕不能拉其進入儒家,也一定不能交惡!”
“諾!”
二人談話之際,司匡把王孟、韓毋辟分別扶了起來。
隨后,對眾多游俠拱手還禮,“諸公請起!”
韓毋辟擦干激動的眼淚,“王公,今日我游俠終于明白大俠之道!應(yīng)當(dāng)有所作為了!”
“嗯!”王孟用力點頭,“司公,吾等立刻啟程,趕往稷下,待公安全,我們需立刻返回各自籍貫,宣誦大俠之道!”
孔武站起來,笑著說道:“早點到達稷下也好,以防追兵到來。”
司匡同意了,“那吾等啟程吧!”
“善!”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长岭县|
黔西县|
白水县|
贵港市|
永年县|
璧山县|
呼伦贝尔市|
满城县|
叙永县|
怀来县|
绥中县|
南漳县|
简阳市|
隆昌县|
错那县|
宁晋县|
同德县|
镇原县|
布尔津县|
吉木萨尔县|
塔城市|
奉新县|
贺州市|
长乐市|
大城县|
庆城县|
获嘉县|
昆山市|
和顺县|
镇雄县|
肇庆市|
古田县|
灯塔市|
楚雄市|
新宁县|
阿拉善盟|
绵阳市|
陈巴尔虎旗|
吴旗县|
全南县|
苗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