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暴風雨來臨前的寧靜-《六朝漢臣》
第(2/3)頁
他突然身體一軟,癱了下來。
“胡師!”褚大驚慌呼喚,正欲上前。
“無事!”胡毋生揮揮手,阻止了。
他躺在被褥上,大口喘著粗氣。
眼眶微微紅潤,咧開嘴,興奮地笑了。
自八歲加入儒家,胡毋生成為儒生已六十多年了。
這六十年多來,除了恩師逝去的那一段時間,他的心境一直平淡,從未出現過太大的波動起伏。
先師公羊壽死后,為了支撐公羊學派、保傳承不斷,他一直克制內心,誦讀儒家典籍,用浩然正氣滋養身心。
原本,他以為這一生就在平淡心境下,悠然度過了。
沒曾想,今日,竟然會打破多年修身養性的成果。
這件事如果傳到老友董仲舒耳里,恐怕會笑得合不攏嘴吧?
胡毋生用右手作為支撐,勉強地坐了起來。
捋直儒服,重新看著褚大。
“大,此人如今何在?”
“撰寫完之后,便已趕回高密縣。”
褚大說完之后,突然想起來一件事,急忙補充,“弟子已托衡胡師弟駕車護送。”
“唉。”胡毋生失落的嘆了一口氣,重新拿起那份竹簡,哀鳴,“如此天資聰穎之人,竟然無緣相見。”
“胡師,司匡賢弟曾托弟子向您賠罪,他也是迫不得已。”
“嚯,迫不得已……”胡毋生臉色變得陰沉,詰問。“聽聞,有數名惡徒在他所居之地鬧事?”
“嗯。”
“惡徒從何而來?”
褚大回憶著和司匡交談時候聽到的內容,解釋:“蓋黃河下游商賈,意圖勾結官府,在低收高賣中,發一筆橫財。”
“商賈!”胡毋生冷哼一聲,咬牙切齒,握緊雙拳,“士農工商,商君誠不欺我!”
“胡師,司匡提出興太學,養天下之士,對我儒家有恩,我等,是否予以援助?”
“自然!”胡毋生點點頭,微微一笑,看著褚大,諄諄教導,“切記!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
“大受教!”褚大作揖而拜。
“驅逐惡徒這件事,就讓孔安國去辦吧。山東是尚書學派的地盤,我公羊插手,不太好。”
“諾!”
“還有就是……”胡毋生忽然不說話了,而是面色凝重,與褚大對視,“汝所言:‘有人貪墨戍邊士卒軍功’。這件事,可為真?”
“不敢有半分虛言!”
“汝從何而知?”
褚大眼睛一眨不眨,斬釘截鐵地說道:“司匡!”
“呼!”胡毋生長呼一口氣,臉上的凝結成塊的陰沉之色逐漸化開,欣慰地笑了,“他應該是受害之人吧?”
這位儒家宗師頓了頓,點評道:“此子……真是不攪動天下風云誓不罷休呀。”
“胡師,這件事要如何解決?”
“此事甚大,老朽需要書信一封,與仲舒交流之后,方可決定。”
“弟子這就準備筆墨、布帛。”
“布帛準備兩塊吧,這件事,我順便跟雁門那位老友說上一說。他插手,勝算便有了四成。”
這是他思索軍方各派系勢力之后,做出的決定。
沒有軍方插手,這件事,成不了。
褚大低著頭,退到一旁,從書架上,取出兩塊布帛。
燈火搖曳,燭光照耀。
這兩塊干凈的布帛,不久之后將會被墨汁打濕,承載著足以攪動天下的消息。
……
臨淄城內客舍
白天那名戴著斗笠,穿著黑衣的游俠在此地下榻。
然而,時至深夜,他坐在床上,依舊未睡。
床上的那張黃棕色的小案幾上,也擺放著一塊布帛。
“子河,今天吩咐你的事情,辦得怎么樣了?”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仁化县|
宣汉县|
乌海市|
德清县|
江门市|
汾西县|
江津市|
新丰县|
公主岭市|
筠连县|
建德市|
百色市|
彰武县|
泌阳县|
旬阳县|
涞源县|
勃利县|
鸡泽县|
调兵山市|
阳信县|
上犹县|
苍山县|
建宁县|
奉新县|
安阳市|
西平县|
桂阳县|
修武县|
东辽县|
合阳县|
盐亭县|
缙云县|
台前县|
凤阳县|
辛集市|
嘉黎县|
登封市|
临汾市|
崇州市|
丰镇市|
始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