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李遠笑著問道:“以前的木匠,就算是手里沒有一根釘子,也能制作出各種精密的儀器和工具,為什么我不能?” “而且我只是做一個類似雪橇的車,把核桃楸運下去而已,雖然做不到像雪橇車那么精細看好,可是功能性卻是一點問題都沒有的?!? 李遠對直播間的眾人解釋說道。 “主播你可能沒搞清楚,你說的那種不用釘子的方法,那叫做榫卯結構,這可是木匠界的頂級手藝!主播你會嗎?” “就是,這榫卯結構多難,恐怕大家都聽說過,之所以現在會的人越來越少,也就是因為這工藝太過于復雜,沒有點經驗的老師傅根本做不出來?!? “雖然我很喜歡主播,可是不得不說,主播你也太異想天開了吧?” “主播別鬧,有你研究做雪橇的功夫,都下山找人回來了?!? “就是,等主播你做完,恐怕到時候天都已經黑了。” 李遠面對大家的嘲諷,心態卻是相當的好,只不過淡淡一笑,隨后便自顧自開始繼續制作雪橇。 因為材料簡單,所以李遠做的是改良版的雪橇,只要有能夠運物的功能就可以。 至于動力,在這個山上倒是絲毫不用擔心,而剛剛李遠在制作雪橇之前就已經看過這個山上的坡度,動力完全能夠支撐自己把這核桃楸給運下去。 反而倒是李遠需要想一想,如何才能增大雪橇的摩擦力,讓雪橇下山的速度能夠緩慢一些。 不過這些問題李遠在剛剛去撿木頭的時候,心中就已經有了一個大致的想法。 此時,只見李遠已經將之前撿回來的木頭都準備好,先用之前撿到的木棍看成了大小相同的長度,隨后兩邊開槽,用手中的刀挖成了凹槽的形狀。 將每個木頭的兩端分別做了好幾個同樣的凹槽,而后又削了一塊木頭,比對大小之后,將那學好的木頭塊將兩根木頭連接在一起。 不過十來分鐘的時間,李遠就已然快速的緊緊用手中的刀和木頭,將雪橇的底部做好。 那雪橇底在李遠的實驗之下,已然證實了它的結實性,最重要的是……整個過程竟然真的沒有用到一根釘子。 李遠基本上只要看一眼,就能快速的腦中想到如此制作,面對如此繁雜的榫卯結構,卻絲毫沒有任何的猶豫。 這樣精湛的手藝,不由得讓身為木匠的馮大師都暗暗稱神。 “我靠……主播你前世不會是個木匠吧?”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