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也就是可以排除存在另一個新文明、或者本土機緣巧合出現冰制棺材的可能性。 而這也很符合兔子們不久前對那個先行文明作出的定義: 卡爾達肖夫指數1.8-2.0之間,具備星際航行的能力,疑似同時擁有高度發達的科技與修行手段,也就是真正的科技修仙。 當然了。 這是針對200萬年前的先行文明作出的定義,并且很可能根據后續的發現進一步的調整表述。 隨后林立想了想,對隨行而來的明眸問道: “明眸老師,當初你看到的棺材是這種模樣的嗎?” 明眸聞言走上前,對著冰棺看了幾眼,很快搖搖頭: “不太像,那時候我看到的是朱紅色的棺材,不是透明的。 并且以行星為對比的話....... 一具棺材的大小,恐怕不會低于咱們的遼寧號漁政船。” 林立微微頷首,隨后又環視了周圍一圈,說道: “諸位,冰棺的外部信息就這么些,所以大家調整一下精神頭兒,咱們現在就開棺吧。” 眾多專家自無異議,陸續做好了準備。 過了五分鐘。 兩臺械臂移動到了冰棺上空,操作臺周圍也開啟了阻隔帶晶陣。 各方就位后。 林立按下了一個啟動按鈕。 嗡嗡嗡—— 圓臺周圍先是升起了一個比棺蓋要大些的緩沖模塊,防止可能出現的意外墜落情況。 隨后械臂像是娃娃機一樣從四角扣住棺蓋,齊齊向左側開啟。 與此同時。 操作臺的王薔眾人也在做著諸多數據檢測與匯總: “報告,械臂拉力負載無異常!” “報告!棺內暫無特殊氣體逸散!” “棺內溫度極低,當前約為零下117°!” “光動力設備獲得反饋,棺內暫無‘真空’跡象!” 隨著一道道風險的解除,棺蓋被拉開的幅度也越來越大。 十五分鐘后。 棺蓋被全部拉開,展**了內部的景象: 冰棺內部的空間與外面看上去幾乎沒有任何差別,棺壁與棺低潔凈如新,空無一物。 但這只是肉眼——或者說宏觀角度看上去的正常而已,畢竟空間這種東西肉眼難以辨明其實很正常。 真正蘊藏有珍貴信息的......是微觀領域! 只見在棺蓋被掀起的一瞬間。 潘建偉院士與陸朝陽等人所在的物理副操作臺上,立時有大量的儀器有了反應。 其中一位負責Eynim測序的女研究員忽然一推眼鏡,舉起了手: “報告!有粒子的位置矢量被檢測到了!” 潘院士連忙走到她身邊: “小彭,位置算符能做數乘嗎?” 這位全名叫做彭紫研的姑娘點點頭,手指飛快的在鍵盤上敲擊著: “足夠了,波函數在計算中.....出來了,是一個正定的厄米矩陣!” “本征矢量對應的本征值呢?”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