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薪火營地。 植生實驗室。 此時此刻。 在一個密閉的容器中,正常有兩個像是手電筒燈頭似的設備彼此相對。 兩個燈頭的距離間隔大概在18厘米,也就是諸位讀者老爺的平均長度附近。 而在這段空隙內。 赫然可以看到一簇紫色的電光在滋滋滋的閃個不停。 這可不是啥黑科技,而是純粹的尖端技術。 一般情況下來說。 除了電流和自然界的閃電外,哪怕是隧道顯微鏡都很難‘看’到真實的電流。 現實中,用對于電流用的比較多的方法是電子的雙縫干涉實驗。 電子一個個像幽靈一樣,通過兩個狹縫打到后面的屏幕上,最后形成一個波浪似的圖案。 那個干涉圖案就是肉眼可見的真實的電流。 如果是導體就圈成個環,就是電子在圓形導體內部流動的樣子。 不過薪火營地作為目前最頂級的國家實驗室,對于高量級雷劫的觀測還是多少能有些其他辦法的。 例如適應性改良的離子信道。 這次負責充作信道的并不是鈹離子,而是鍶離子,也就是sr2+。 鍶離子是一種劇毒離子,但在實驗室里所謂的毒性影響不大,而它具備的沉降特性則可以令雷劫完整的呈現在它們的上方。 此時此刻。 在這套設備的不遠處,王薔正在對林立做著匯報: “老師,我們對雷劫的初步分析已經有結果了。 在標準大氣壓,溫度20℃,絕對濕度11g/m^3的情況下。 雷劫的電壓差不多是144.6億伏特,單次放電時間在0.001秒左右。 瞬時電流接近100萬安培。 因此雷劫中一道普通閃電的總能級大約是1.446x10^12焦耳,大約放電401406.39度。” “四十多萬度電啊......” 看著王薔做出的報告,林立面色沉靜的摸了摸下巴。 地球的雷電壓強一般在100萬伏特~1億伏特不等,能級一般是十的九次方級別。 比普通閃電強點的是中等雷暴,沿海地區會常見一點。 中等雷暴的功率差不多有一千萬瓦,相當于一座小型核電站的輸出功率。 當然了。 這只是瞬時功率而已,因為這種雷暴的持續時間很短。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