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58章-《尚公主》


    第(1/3)頁

    皇城關閉后,位于尚書省右廂的刑部,迎來了秦王。

    年過五旬的刑部尚書請秦王入堂談事,秦王一路負手而走,臉色冷沉。到進屋坐下,喝了杯水后,被外頭暑氣熏的一身熱汗好似才緩解了些。

    秦王長長吐口氣,看向躬身立在一旁的刑部尚書。

    他冷呵一聲:“舅舅且說說,如今是什么情況?”

    刑部尚書是秦王殿下的舅舅,但君臣有別,他此時也很頭痛。

    道:“無非是按照律法,當眾殺人的言二郎該殺;然而據說這幾日皇城外,日日有百姓聚眾相鬧,還有那些不好好讀書的士人,也不知此時瞎折騰什么,天天上書褒獎言二郎所為。”

    看眼秦王陰晴不定的臉色,刑部尚書道:“照他們的說法,言二郎殺了人,反而成了圣人,該被供著了。”

    秦王道:“如今局勢,可不是被供著了么?”

    秦王道:“好大氣魄!殺一人而得天下士人之心,得天下百姓之心。這時候要是把他殺了,我等和他怕是都要青史留名了。

    “不過他留的是好名,我等留的就是‘酷吏’惡名了。”

    刑部尚書道:“然而若是不殺他,律法如何解釋?難道官寺要鼓勵這般殺人行徑么?日后有人路見不平拔刀相助,想殺誰就殺誰,這世道不就亂了么?”

    秦王說:“那便殺了他。”

    刑部尚書不語。

    秦王瞥他這個老頭子一眼,冷笑:“怎么了舅舅,不讓殺說不合律法,孤現在讓你殺,你又不敢了?”

    刑部尚書苦笑。

    道:“殿下明鑒。我等都是士人出身,當官除了為民做主,不也是求一個名么?殺了言二郎,這名……便是沒了。老臣年紀大了,還真下不了這個狠心。

    秦王“哦”一聲:“讓你殺你不敢,讓你不殺你說不行……看來舅舅是要把這個難題丟給孤了。”

    尚書低頭低聲:“老臣本就是為殿下效力。只要殿下下令,老臣就算不想殺,也會批字殺的。”

    秦王不語了。

    他因為娘家關系,自入朝就輕易掌兵部、刑部、吏部三大部。

    尚書六部之中,吏部排名第一,之后才是太子所管的禮部和戶部。

    而太子掌戶部,是楊家等人操作的結果,掌禮部嘛……則是太子的先天好條件,皇室宗親是肯定會把禮部交給太子掌的。

    所以說,太子掌財,秦王掌兵。

    秦王從來就不覺得儲君之爭,自己會輸給太子。

    今日事情落到這一步……也讓秦王暗恨。

    原本想靠一個侍女,送入晉王府,將暮晚搖一軍,讓暮晚搖和太子離心,甚至讓太子因站豪強那一方而失民心……誰料到暮晚搖那丫頭今非昔比,竟在第一時間就反應過來,自斷臂膀,砍掉了自己身后的豪強。

    鄭氏一族啊!

    暮晚搖那丫頭居然有這種魄力,不光斷自己的,還上書讓太子整頓天下豪強。

    豪強雖是豪強,卻到底不是世家。暮晚搖沒有動了世家的利益,那些世家這么多年來估計也有不少煩豪強的……正好趁這個機會里應外合,將權勢重新歸整。

    暮晚搖沒有拖后腿。

    而太子那般在秦王眼中、本就陰險狡詐的人,更是沒在這個環節出了漏子。

    所以事情到這一步,暮晚搖損失了一個侍女,看似和晉王有了糾葛……然而暮晚搖為太子作出的犧牲更大。看在暮晚搖自斷鄭氏的強力相護的面子上,太子也不會跟暮晚搖在這件事上離心。

    到底不過是一個侍女而已,哪有一方豪強重要?

    秦王嘆氣,真不知道局勢是怎么走到了這一步。自己沒有撈到好處不說,刑部現在還被太子架上了火坑,天下人都在看著刑部會怎么審這個案子……

    良久,秦王冷笑:“太子想讓刑部一部來擔惡名,哪有那般好事?”

    他有了主意,吩咐刑部尚書道:“明日你就上書中樞,說言二郎為國為民,天下大義,刑部不敢獨審。要召集……三堂會審,言二郎是功是罪,要三堂會審后才知道。”

    秦王戲謔道:“這些士人,不是要把言尚捧成圣人么?呵,孤倒要看看,這個捧出來的圣人,何時會反將他們一軍……這次言二郎是合了他們的心意,孤不信言二郎所為,永遠合他們的心意。”

    -----

    三堂會審,即刑部、御史臺、大理寺同案審判。

    刑部是秦王舅舅所掌,自是秦王這一邊;大理寺卿是楊家人所掌,自是太子那一脈。

    而御史臺嘛,行使監察權,其實不屬于三省六部中的制度。不過這一次,中樞直接讓人進御史臺,從三省中的中書省直接調人下放,中書省要有人進御史臺,目的就是想聽一聽,這個案子會如何審。

    大魏的官制,是三省、六部、一臺。

    臺是御史臺,六部是三省中的尚書省其下設的六部。而三省,則是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

    大魏朝中樞行政,一般程序是中書省商議后擬旨,門下省審批,門下省審批后要求天子審批,之后命令會下放到尚書省。尚書省的六部,是負責執行中樞命令的。尚書省只有執行權,沒有決定權。

    這般制度下,大魏朝又采取群相制。

    造成的結果便是,大魏朝的相公們(宰相),都是出自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是沒有人有資格當宰相的。這一次中書省調人去御史臺,便是幾位相公想旁聽這個案子,看看大家要怎么審判。

    三堂會審的提議上書中書省后,中書省很快批準,太子也無異議。天下的士人和學子本就關注著此案,此時聽到朝廷沒有讓刑部專斷,而是三堂會審,一個個都松口氣,知道朝廷還是謹慎的。

    太學中,眾學子就聚在一起,討論此事。

    有振臂一揮者,踩在石案上,向四方聚來的士子學子們高呼:“言二郎不能死!言二郎若是死了,豈不是說民心之向都是沒有意義的么?我等讀書這么多年,難道只為求名求利,致天理于不顧么?

    “長安士人中,我首推言二郎!就沖他敢殺了那鄭氏家主!若是我在場,我必然也殺!”

    下方有人不屑,看上面高呼的人唾沫橫飛,心想若是你在場,恐怕早嚇得屁滾尿流,哪里敢殺人。但是上方呼吁的人總體上沒說錯,言尚所為符合了這個時代的普世觀念,大家都認為他做得對。

    一旦有人呼吁,一個個士子便聚過去,一起簽字,聯名上朝廷上書,為言尚說情了。

    無外乎是法外有情、人治天下之類的道理。

    畢竟太學學生,手執一筆,文人熱血,算是和下面的百姓接觸最多的了。

    一個個學子們聚過去簽字,為言尚正名。韋樹剛來太學,便被這般劇烈的群情給嚇了一跳,還以為他們要聚眾鬧事。待弄明白他們是要上書朝廷為言二郎說情保命后,韋樹微微吐口氣。

    反正他們要真的聚眾鬧事,韋樹肯定掉頭就走了。

    韋樹到這里來,也是想到太學有直接向朝廷上書的權利……他如今見不到丹陽公主,又不想去求助韋家,便想試試這個法子。沒想到他才來,早有人比他更先想到這個主意了。

    而今看他們激動地聯名上書……韋樹想了想,慢吞吞地混在人群中,打算也湊個數。

    只是上面宣講呼吁的人,聲音極大,好似和言尚關系極好。

    韋樹心不在焉地想,也許真的是關系很好吧,他并不清楚。

    韋樹的書童跟著自己郎君混在人群中,韋樹安靜地站在角落里,清冷沉默,不和其他人同行。

    書童回來了,激動地與自家郎君分享:“七郎,我打聽清楚了。那個在上面呼喊著讓大家救言二郎的人,根本和言二郎沒說過幾句話。大約就是言二郎去了弘文館后,有一次回來太學見他老師,對那個人笑了笑,對方就將言二郎引以為知己了……這不是有病嘛。”

    韋樹:“唔。”

    他低聲:“言二哥人際關系一直很好。”

    說不定不是有病,對方是真的為言尚所折腰。

    書童才不信,書童覺得自家郎君才是言二郎真正的好友。可是眼看如今這么好的出名機會,被一個莫名其妙的學子所占,自家郎君卻混在人群里充數……他著急道:“七郎,你應該跳出來,以二郎好友的身份當領頭人!而不是在這里留個名就走……言二郎若是從牢獄中出來了,只會記得領人救他的人,怎么會記得你這個混在人群里的人呢?”

    韋樹說:“言二哥不是那種人。”

    他頓一頓,非常抗拒道:“如此就很好。我不愿出風頭。”

    書童:“……”

    他恨鐵不成鋼:“七郎,你是怕和人說話吧?!這有什么可怕的!大家都是人,你和他們說幾句話怕什么?”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阿瓦提县| 永福县| 米易县| 武胜县| 宿州市| 沧州市| 特克斯县| 石门县| 金川县| 库尔勒市| 繁峙县| 阳信县| 北海市| 宣恩县| 安多县| 河北省| 行唐县| 湖南省| 沂源县| 保靖县| 西林县| 偃师市| 桃江县| 和林格尔县| 宁津县| 武平县| 河北区| 永德县| 怀宁县| 南投市| 万盛区| 静安区| 栾川县| 镇原县| 南漳县| 深水埗区| 钟山县| 琼中| 潮安县| 保德县| 浦东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