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人是會老的,每個人風華正茂的時候僅僅只有那么短暫的十來年,我希望她們能在最好的年紀,不盲目的去追隨值得追隨的人,并從他們身上學到什么,或是善良,或是勇敢,或是正直,這才是最有意義的……” “這個世界有太多的負能量,我們每個人都有不同的人生,也經歷著不同的痛苦,帶著一身棱角來到這個世界上,最后又被生活打磨消失……但人總是要向上看,往前走的,因為你堅持下去,不是為了路中間攔住你的人,而是在終點一直等待的人。” “我也不希望我的粉絲一出去,別人說你們家偶像除了懟人和一張臉什么都不會……喜歡是理智且克制,都為了對方而慢慢變得優秀吧。” 陳億是第一次在鏡頭中說這種話,女記者一直在認真傾聽,只見他最后攤手道:“……其實我不喜歡說一些大道理,因為大多數人什么道理都明白,但偏偏就是做不到,所以主要還是看個人。” 女記者微微點頭,表示贊同,又繼續問道:“其實你和傅修年性格相差有點大,很多網友都不是很認同你們兩個的戀情,你對這個有了解嗎?” 陳億:“嗯,我知道,她們說我長的不像良家婦男。” 他的這句話令場面一度有些失控,女記者險些笑出聲來,最后輕咳兩聲強忍笑意道:“其實看了你們今天的相處狀態,我覺得你們性格很互補,兩個人能在一起,更多的還需要相互包容,畢竟幸不幸福只有自己知道,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節目已經到了尾聲,工作人員最后又簡短的問了幾個小問題,這才結束采訪。 陳億走出房門的時候,就看見小胖子正撒潑耍賴的滿地打滾,嘴里還一直哭喊著“不回去不回去!”,原來剛剛傅司平打電話來,說已經快到樓底下了。 小胖子哭的傷心,一直打嗝:“大伯你背叛我,你說好不給我爸爸打電話的嗚嗚嗚!” 傅修年無可奈何的坐在沙發上,任他哭鬧不休,就在這時,門鈴響了,陳億直接走過去把小胖子從地上拎了起來,語帶嫌棄:“電話是我打的,趕緊跟你爸回去。” 房門一打開,外面站了名西裝革履的男子,容貌和傅修年有六分相似,身后還站著兩名保鏢,傅司平跟陳億和傅修年打了聲招呼,不好意思的道:“麻煩你們了,我今天開會,沒顧的上他。” 傅修年頭疼道:“下次看緊點,小孩子一個人亂跑很危險,考砸了慢慢教,別動手。” “好嘞好嘞,不打擾你們錄節目,”傅司平抱著撲騰不休的小胖子簡直手忙腳亂:“哥我先走了,改天再來你家玩。” 傅司平走后,房間終于靜了下來,工作人員面面相覷,總覺得剛剛出現的傅司平有些眼熟,但又一時想不起是誰,不過還是依照流程,到點就結束了拍攝。 下周六《與你邂逅》準時播出,三檔情侶三家粉絲,原本不是混一個領域的,機緣巧合下因為這個節目而湊到了一塊,其中男團偶像肖凱純和他的女友楊菲所受爭議最多,他們家鏡頭一出,尚未發生什么,粉絲撕逼就已經撕的六親不認。 他們二人顯然處于熱戀期,日常親親抱抱必不可少,特效愛心幾欲溢出畫面,一幕一幕都在往粉絲心口插刀,到了中午,節目組照例發布任務,兩張景點門票以及一百塊的資助經費,希望他們外出約會,共同度過難忘的一天。 肖凱純和楊菲是姐弟戀,年紀相差六歲左右,行為處事都有一定差異,他們二人乘坐出租車前往,因為肖凱純對路程費用估算錯誤,付不起車費,迫不得已在半路下車。 楊菲顯然有些不可理解:“我早就說過應該坐公交,你為什么一定要坐出租,現在還剩那么長的路,你希望我們走過去嗎?” 肖凱純似乎感覺有些丟面子,在鏡頭前維持不住一慣的笑意,只冷著臉不做聲,自顧自走在前面,把楊菲遠遠甩在了身后,瞬間打破之前的恩愛情形。 毒唯粉:哦豁,裝不下去了吧,趁早分。 后半段路他們幾乎全程都在鬧別扭,直到遇上好心的粉絲幫忙開車載了一程后,這才有所緩和,然而千辛萬苦抵達目的地后,新的問題又來臨了,因為路上車費用光,導致他們并沒有多余的錢來購買食物,午飯和晚飯都沒有吃,哪怕隔著屏幕,也不難看出二人的強顏歡笑。 觀看的男女主持人嘆口氣,最后做出了簡短的點評:“看的出來凱純還是需要一些成長,可能是年齡原因,楊菲性格比較穩重,希望她能很好的平衡一下凱純,不過年輕人嘛,難免磕磕絆絆的,吵著吵著感情就出來了。” 節目組把陳億和傅修年的剪輯放在了第二段,此時無論出于什么原因,無論是是他們的cp粉還是黑粉,都不由得瞪大了眼睛觀看,很想知道二人私下是如何相處的。 鏡頭一開始給了傅修年家里一個全貌展示,暖色調的裝修很溫馨,窗明幾凈,無論是牙刷還是拖鞋亦或者杯子,全都是成雙成對的,魚缸里養著幾尾小金魚,窗臺上還有幾盆多肉,撲面而來一股家的氣息。 有粉絲忍不住發評論:這就是我夢想中的家啊嚶嚶嚶。 女主持人瀟瀟按照慣例對他們進行了一個簡短的采訪,二人一起坐在沙發上,陳億依舊是那幅懶洋洋的模樣,傅修年悄悄抬腿踢了他一下,結果被他輕巧躲過,陳億還附送了一個十分嘚瑟的笑容。 殊不知這番小動作被鏡頭盡數收入,觀眾也看了個分明,明明他們沒做什么,但就是莫名感覺甜絲絲的怎么回事。 瀟瀟:“平時你們在家里分工明確嗎,例如洗碗做飯之類的,是輪流負責還是請保姆?” 陳億:“洗碗做飯都是他來,我比較懶。” 傅修年補充道:“拎東西這種體力活歸他負責。”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