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東西有了,能盡快送到邊疆亦是要緊。 這個負責運送的人,她必須可信,必須忠誠,必須視啟月昌盛為己任,所以,她必須出自于皇室。 可從帝京到邊疆,這是一段漫漫長路,途中,還會有各種各樣的麻煩和事端。 有哪個皇室子弟愿意舍棄帝都的繁華三千,而千里迢迢到邊疆送一趟軍需物資? 在眾人議論不已的時候,女帝不由分說下了一道圣旨——封三皇女容瓔為兵馬提督,即刻啟程赴邊疆運送糧餉。 這一道圣旨,其實和前世有些差別。 前世縱有顧宛央親自奔赴邊疆,卻走的不聲不響,送的物資也遠沒有這次多。 那時候顧宛央不大不小的舉動在帝京沒造成多少影響,說是為蘇悅解了燃眉之急,卻也不過杯水車薪。蘇悅那時候能勝,靠的更多的,是蘇悅自身的用兵有道。 今生顧宛央有意渲染并夸大了顧氏所為,成功引得女帝矚目,也終于得以為蘇悅和邊疆的戰(zhàn)士爭取到更充足的糧餉和衣物。 而這其中很值得玩味的,在于女帝那一道和前世相差極大的圣旨。 前世的圣旨,派出京的是安親王世女,而她到邊疆要做的,是徹查邊疆的糧餉貪污。 前世的這個時候,五皇女容珞還安然無恙,朝局上三位皇女三派鼎立,爭奪間互有勝負。 但今生不同了,今生五皇女容珞早早被踢出了局,可能此生都不會東山再起。 這就如同原本三條腿的椅子猛地失去一足再不能穩(wěn),這朝局也開始出現(xiàn)混亂。 所以這一道圣旨,女帝其實是在極力去尋找一個新的平衡。 一個大皇女和三皇女分庭抗禮的平衡。 女帝要的是這一仗容瓔和容珩榮辱與共,要的是這一仗不論成敗兩人都功過相當。 看到今生落得這樣的結(jié)果,便是顧宛央自己,也說不清這究竟是好是壞,是成是敗。 她只知道,這整件事情到目前為止,都在向著好的方向發(fā)展,不論是對顧府,對蘇悅,還是對她和慕詞。 這就夠了。 至于這一仗蘇悅最終得勝回京,大皇女和三皇女到時又要如何,那是年關之后才需要考慮的事情。 ———— 臨近成親的半個月左右,一個去清理客房的小童找到阿寧,他手里拿了一件赤色的薄披風,道:“寧公子,這是客房里找到的,看著像是大小姐的?”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