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爺爺說,要是他們不睡在棺材里,到了那頭會很冷很冷,很可憐很可憐。 雖然她并不知道,那頭是哪頭?也不知道,為什么棺材跟很冷有什么必然的聯系?可是回想著爺爺當時的神態語氣,多余握了握小拳頭。 她不要爺爺很冷,也不要爺爺去了那頭很可憐。 為了爺爺,下定決心去莊子里找棺材的多余,操著沙啞的幾乎已經說不出話來的小聲調,對著李三何道:“爺爺您等等多多,多多去給您找您最最喜歡的棺材,您別怕昂,在家乖乖的等著多多,等多多找到了棺材就家來哦。”。 多余就仿佛她的爺爺還好好活著一樣,小大人般的跟李三何的尸體自說自話著。 這時候的人死后基本沒有火葬的,除非的逼不得已,比如李三何帶著閨女、女婿的骨灰回來,那是特殊情況。 正常的情況下,人死后是要在家里擺靈堂,然后放在棺材里頭在家里擺放幾日,請風水道人選了吉日吉時吉地,而后才封棺下葬。 因為對死的畏懼,對死后世界的敬意,好多的老人,在過一些壽辰的時候,比如五十四,六十四,七十四這樣的逢四的壽辰時,就會請了先生給自己看算過后,吩咐家里的后輩,請了好的木匠師傅,給自己打造一口棺材,這個棺材就叫做壽材。 一來是有個好的寓意沖一沖逢四的晦氣,希望自己能平安度過這風險的一年; 二來也是想著,畢竟年歲這么大了,萬一真出點什么事,萬一去了,也不至于一時抓瞎,最起碼要躺著去的壽材,還是他們自己看中意的; 小李莊雖然不富裕,可老人嘛,活一輩子不就是圖個身后事? 像是年紀但凡大一點,比如那些七老八十的老頭老太太,要不是家里實在沒錢財的,要不是一時半會的找不到合適的好料子的,或者是看算不到吉日的,應該大多都已經置辦下了自己的壽材了。 而天干逃荒來的太突然,即便不突然,大家伙逃荒逃的是命呢,棺材那么重,怎么可能帶著一起逃? 在小多余的心里,她是覺得,莊子里一定有哪戶人家里肯定是擺著有壽材的! 即便是他們小李莊沒有,那他們莊子附近的村莊城鎮也一定會有的!大不了她一家一家的找,反正一定要找到一口棺材,讓爺爺美美的躺著去那頭。 至于運棺材的問題?多余覺得,還是先找到了再說。 帶著前所未有的堅定決心,多余從小水桶里舀了一碗水喝了,又吃了兩塊爐果,小家伙腰間別著菜刀,擼起傷痕累累胳膊上的袖子,小小一個人就出發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