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兩人離開書房,他塞來一把剝開的松仁。 “你告訴你爸了?” 沈策默認。 “他竟然同意把你過繼給大伯?” “因為他愛你媽媽。他也想保護他的妻子,不被流言傷害。” 在這件事上,他最欣賞沈翰中的就是這一點。很多家庭,一旦夫妻擁有了父母身份,就忽視了愛情和自我地位,一切為孩子讓步。而沈翰中把妻子和子女放在了同等位置。 那天早上,父子在廚房里商談處理方式。在沈翰中看來,兩人毫無血緣關系,不違背倫常,沒任何反對的理由。沈翰中第一個考慮的就是:“寶盈不像我們,習慣隱在人后。她要常在人前露面,當年離婚已經遭受過重創,這一次要把影響降到最低。” 沈寶盈再嫁,比當年嫁的更好,直接進入了澳門沈家的核心。多少人在背后妒忌議論,從未斷過,如果讓沈策和昭昭直接結婚,和他們同一屋檐下生活,多難聽的話都會有。 所以在一開始,沈翰中直接提出,一定要先有一個人脫離家庭關系。 “第一種方法,你去你爸爸家。這點被我和父親一起否決了。”兩人都認為,不能讓昭昭放棄了臺州沈家的財產,又放棄了澳門沈家的。 “或者,我去我媽媽家。這點被父親否決了。”澳門沈家人少,再走一個是大損失。 “今天你聽到的是最折中,能保護你和你媽媽,又不損害家族利益的方法,”他說,“我們家是大家族觀念,大伯和父親不分彼此。而且我對家族的事沒興趣,要有興趣,早在讀大學就接手了。反而是大伯做的和我自己的事業相近。” 這一點昭昭倒是相信,沈策曾給她講過他做的事,確實更貼合。 “我曾祖父最擅長散財,所以散財的事一直交給長子長孫。他資助人反袁、反清,支持孫先生,抵抗侵略,不知花了多少。散盡千金,匡扶我族,是沈家在建國前定下的家訓。” 往更遠說,光緒三十年,廣州沈家三百七十一顆人頭落地,險些滅族,也是為了救族。其后僅存一脈來到澳門定居,才有了今日。 她知道,媽媽講過,媽媽甚至還開玩笑,沈家祖輩讓她頗有好感,才為當時追求自己的沈叔叔加了不少印象分:“我媽也很愛你爸,她說過,你爸求婚后,她睡不著,想找出一個不同意的理由,竟然發現找不到沈叔叔的缺點。一個都沒有。” 沈策笑了,帶她往院子里走:“可惜,在我媽媽眼里,他處處缺點。” 沈策把父母的婚姻講了兩句。 沈家初遷來澳門,各方局勢復雜,扎根下來費了一番功夫,沈策媽媽那一族幫過大忙。后來在上世紀黑道勢盛的年代,救過沈策一位伯伯的命,有恩于沈家。沈策媽媽邵小綰,自幼慕沈氏子弟的風流家風,看上了當時留學歸來的沈翰中,主動要嫁,兩人見了數面,互相感覺不錯,結了親。婚后邵小綰發現沈翰中毫無沈家祖輩的風流意氣,反而正統死板,生活無趣,而沈翰中也發現邵小綰和自己不是一路人。兩人約定分居,本想等孩子生下后和平離婚,被沈策的病一拖數年。 “我父親慕強,”沈策笑著說,“我第一次見你媽媽,就知道,她是我父親等了多年的人。” 兩人當時相遇,都過了不惑之年,不打算再要孩子,有各自事業,再婚的理由只有一個,為了愛情。遲來的愛情。 沈策陪她說了沒多會兒的話,就被叫走。 媽媽已經早一步離開澳門。華人的春節,并不影響全球的假期表,所以每年除夕和初一之后,該工作的人都開工了。網絡飛速發展,□□也開了網絡牌照,每個開放□□的國家固定幾張,每一張都價值連城,媽媽最近幾年的重心都在拿牌照上,自然忙。 沈叔叔的意思是,等回來,讓她和媽媽面對面再說。大事面談,是尊重長輩的態度。 “那之后,如果大伯反對呢?” 他笑:“我病重在身,哪有女人肯嫁。唯獨你看在昔日兄妹情分上,悉心照顧。日久生情,我情根深種,非你不娶,于情于理都說得過去。” 就算他逃不過這一劫,有沈翰中,有沈家,都是正直感恩的人,他能放心。 他有時想,過往投生都不得善終,這一次回到這里,可能就是因為這一支都是忠烈之后,積德在前,才能留住他。 *** 大伯主內,本該靜,沈叔叔主外,本該沖。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