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2 朝鮮戰(zhàn)況-《大明圣皇》
第(1/3)頁
朝鮮,漢城。
在后世,這座城市叫做首爾,是韓國最大城市,是世界十大城市之一,可謂繁華異常。不過在這個時候,卻是一座多災(zāi)多難的城市。
壬辰倭亂中,漢城人口被屠戮殆盡,王宮付之一炬,里面各種器具、華章等等,統(tǒng)統(tǒng)被焚毀,當時返回的宣祖國王只能住在大臣的家中,以民宅為朝廷中樞機構(gòu)。
好不容易過了一段時間,恢復(fù)了點元氣,女真又來了。
面對著如狼似虎的女真八旗,后世被稱為仁祖國王的李倧帶著全家都逃到江華島避難,只在漢城留了一些將領(lǐng)守衛(wèi),而漢城的居民聽聞女真打過來后,很快就逃走,漢城為之一空。
當時由于毛文龍的威脅,女真急于撤兵,因此并未在朝鮮久待,當然,其中未嘗沒有阿敏的因素,那家伙似乎看上了漢城,有意在當?shù)刈粤ⅰ?
因為種種原因,女真只是和朝鮮簽訂了一個城下之盟,沒有在漢城留有駐軍,約束力并不強大,故而有了后來李倧屢次給大明上書,陳明自己迫不得已之情。
歷史上崇禎是原諒了當時的朝鮮,不過到了乾圣這里,卻沒有半點音訊,讓李倧朝廷急得不得了,就連自己的朝貢,大明都給推辭了。
就在李倧想著怎么才能拿討好大明的新皇帝,重回大明爸爸的懷抱時,女真再度悍然入侵。這次入侵絲毫前兆都沒有,甚至就連理由都沒有找,完全就是突如其來的攻打。
好在,這次女真是要徹底征服朝鮮,故而采取的策略和上次不同,前期攻了幾次城,但卻并未攻下。然而,這個事實,卻讓朝鮮一方產(chǎn)生了錯覺,覺得自己能夠抵擋住女真的進攻,再加上聽聞大明曾經(jīng)大敗女真黃太吉,斬首三萬。
李倧認為,女真此時已經(jīng)衰落,無需懼怕,故而根本沒有逃跑,直接坐鎮(zhèn)漢城,指揮各路軍隊前去增援。
不過,攻城受挫后,女真卻醒悟過來自己翻了戰(zhàn)術(shù)上的錯誤,就算要征服朝鮮呢,也不用一個城池一個城池的進攻,只要拿下漢城,俘虜朝鮮國王李倧,打掉朝鮮有戰(zhàn)斗力的軍隊,朝鮮自然落入掌控之中。
于是黃太吉立刻調(diào)整戰(zhàn)術(shù),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機動能力,在李倧還未反應(yīng)過來的時候,潛行匿蹤,非常突兀的出現(xiàn)在漢城周圍,并切斷了漢城和外面的聯(lián)系。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