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80 王在晉-《大明圣皇》


    第(1/3)頁

    提到王在晉,就不能不提另一個人,孫承宗。

    在熊廷弼死后,這兩人基本主導了整個遼東戰略建設,而這兩個人的戰略布局,卻是截然相反。

    孫承宗提倡以‘遼人守遼土’,步步為營,修撰堡壘,以堡壘為跳板,一步一步的千前進,困死后金,這是一種防守反擊的戰略,可謂積極防守。

    而王在晉,則是延續熊廷弼一脈的戰略思想,乃是全線棄守,放棄關外所有土地,將遼民全部遷往關內,實行堅壁清野戰術,死守山海關,這是一種保守的戰略,可謂消極防守。

    單從表面上看,似乎孫承宗的戰略更高一皺,不僅能就地屯田,解決糧餉問題,還能發動一定的反擊,又不用放棄土地,還能逐步收復失地,可謂一舉多得。

    然而,任何一個戰略都要結合當時的實際情況來判斷的,光看紙面上的文字沒有任何意義。

    誠然,孫承宗的戰略看起來十分美麗,但有幾個問題不解決,那就徒勞無功。

    首先,必須要有一只能夠在野戰中和后金相抗衡的部隊,其次,要有錢。

    前者,在大小凌河之戰后,遼東精銳損失殆盡,縱然后來練了很多兵,還有傳聞中的一只關寧鐵騎,但從各個戰績來看,這些部隊根本毫無作用,守城尚可,野戰無能。

    其次,就是大明的財政了,魏忠賢尚在,還能從底下的官僚、地方的關卡、商鋪等地方收取近兩百萬兩的雜項,但崇貞上位后,雜項從近兩百萬兩,直接就掉到五六十萬兩,直接少了一百多萬。

    巨大的缺口,導致了遼響的再次加派,進而引發出剿餉,最終大明財政崩潰,無力回天。

    說句不客氣的話,孫承宗的戰略,直接將大明拖入深淵。

    以后世的眼光觀之,王在晉的戰略絕算不上好,但無疑十分適合當時明朝的環境——省錢。

    要知道,每年中央撥給遼東的軍餉有五百多萬兩,包括大量的物資和糧食,而這些不光光是養活遼東軍隊的,還有遼東的百姓。

    當時了當赤地千里,大旱冰災接踵而至,根本無法種田,后來孫承宗搞屯田,結果一年下來,收入才十八萬兩,根本無濟于事。

    每年遼餉五百六十萬,退守山海關后,不說全部節省下來,起碼三百多萬兩是沒問題,若是皇帝手中多了這三百萬兩,那整個大明的結局絕對會不一樣。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凤凰县| 宁陵县| 安岳县| 大荔县| 霍邱县| 千阳县| 新泰市| 江达县| 双鸭山市| 伊通| 都昌县| 晋宁县| 和田县| 娄烦县| 时尚| 禹州市| 文昌市| 内江市| 玉龙| 渝中区| 尖扎县| 包头市| 奈曼旗| 改则县| 石城县| 禄劝| 南溪县| 扶沟县| 灯塔市| 临汾市| 贵德县| 光山县| 恭城| 玛多县| 长阳| 定陶县| 桐乡市| 临泽县| 广饶县| 永和县| 乐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