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雜項-《大明圣皇》
第(1/3)頁
什么是雜項?
雜項的種類很多,但大部分都是從地方政府和士紳要錢,什么優免丁糧、抽扣工食、馬夫祇候等,以及房地產交易稅和當鋪的稅收。
除了留給西南評定奢安之亂的錢,共計收了180萬兩,差不多將遼響的窟窿給填了。
之后天啟年的收入變化一直不大,沿用天啟三年的舊例。
只是在五年的時候關稅加派收到了二十萬兩,多了十幾萬兩。
除了皇帝的內帑空了,基本上朝廷的收入和開支差不多,按理說,不發生大的變亂,應該勉強能維持下去。
但朱由檢卻深知,事情不是這樣的。
遼餉其實加的根本不重,重的是中間官員的上下其手,中央說收九厘,地方能收九兩上來,這種可怕的陋習,將問題放大了上百倍。
在這段時間處理政務的過程中,朱由檢已經接到了陜西的奏報,農民起義的端倪已經出現,雖然不是他熟悉的高迎祥和李自成,而是什么王二,但加派遼響的弊端已經出現。
更不要說,歷史上崇禎這個白癡,一上臺就被東林黨忽悠的找不著北,到了崇禎元年,雜項收入直接掉到六十萬兩,整整少了一百多萬,如此巨大的窟窿,根本沒辦法填補。
于是,第二次加征開始了,遼餉從九厘收到十二厘,錢收上來了,可以打后金,但國內的農民軍卻無法遏制,農民起義爆發,要剿,但沒錢,怎么辦?
加征剿餉。
于是農民軍更多了,軍費要更多。
怎么辦?
再加征練餉!
練餉沒收上來,大明就轟然垮塌了!
這就是一個死循環,稅收和后金和農民軍成了一個結,一個催著一個爆發。
而這一切,在朱由檢登基時就已經出現了端倪,天啟七年七月陜西爆發的王二起義,就是各種問題大規模爆發的開端。
“難辦啊!!!”朱由檢看著三個詞,稅后、后金、農民軍三個詞仿佛組成了個怪獸,朝著他撲來。
這三個環環相扣,一環套著一環,但歸根結底,還是錢的問題,只要有錢,農民起義可以遏制,后金可以抵抗。
但是,搞錢的話,加稅是不可能加稅的,這輩子都不可能加稅,士紳一體納糧不敢干,只能從歪門邪道想想辦法。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庆元县|
枣强县|
泸州市|
龙南县|
上饶市|
南京市|
邵阳县|
商丘市|
涡阳县|
墨江|
莱西市|
怀柔区|
台中市|
沙坪坝区|
德格县|
闽侯县|
元谋县|
建瓯市|
珠海市|
武强县|
阳春市|
茌平县|
石林|
南汇区|
台江县|
靖宇县|
宜章县|
合作市|
蕉岭县|
五家渠市|
绥中县|
开化县|
保康县|
宁乡县|
灵山县|
陆良县|
德阳市|
罗定市|
平邑县|
香港|
长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