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皇后-《大明圣皇》
第(2/3)頁
自從謚號濫用之后,廟號就成了一個帝王的蓋棺定論,由不得朱由檢不慎重。
和歷史上一樣,內閣擬定的字是“熹”。
初看起來,“熹”的音調和“嬉”“僖”,很容易讓人聯想到‘嬉戲’‘玩鬧’的意思,但給天啟定廟號的是崇禎,哥倆的關系相當好,天啟留下的名言除了‘吾弟當為堯舜’外,還有‘弟弟愛我’,因此崇禎不可能給哥哥一個不好的廟號的。
而且,給天啟上廟號的時候,是在天啟七年(1627年)的十月,那時候內閣首輔還沒換,還是黃立極,六部七卿也是天啟的老班底,不可能給自己老大取個不好的字。
因此熹肯定不是通假字,通“嬉”。
只是,朱由檢對字意字形著實沒什么研究,確實不知道這個字是什么意思,身邊又沒有百度。
但好在,他之前為了防范這個情況,特地將太監中的文化人——劉若愚給調來身邊,因此現在倒也有個咨詢的地方。
“若愚,你說這個‘熹’字好不好?”
劉若愚上前一步,大略瀏覽下題本,然后微微思索了下,笑道,“萬歲爺,這‘熹’乃微弱晨光之意,亦可指代黎明拂曉之光,即將照耀天下,用在大行皇帝身上,有種痛惜之意,惜哉天啟老爺早夭。”
“此乃美字,尤符大行皇帝之生平!”
這番解釋,當真是聽得朱由檢目瞪口呆,明明只是一個字,竟然解釋出了如此眾多的引申含義,漢語果然博大精深,自己果然不學無術!
既然是美字,不是如后世不學無術之人認為的是嬉戲玩鬧的意思,朱由檢自然沒有什么不允的,他大筆一揮,在題本上打了個......鉤???
就算是同意內閣所上的折子。
明朝批題本很有意思,各有特色,有的是畫圈,有的從來只批‘知道了’三個字,而朱由檢則是打鉤和打叉,同意打鉤,不同意打叉,頗有后世批閱小學生作業的風范。
他的這個風格,通過這幾個月的奏章交流,已經被朝臣廣為知曉,除了開始有人詫異外,后來大家都習慣了。
明朝盡出奇葩皇帝這是眾所周知的,多個乾圣也無所謂。
批閱好題本,劉若愚取來玉璽,在上面用上打印,拓印存檔之后,再下發到內閣,頒示天下。
后宮,東六宮之一的永寧宮。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甘谷县|
平山县|
大化|
治多县|
满城县|
兴和县|
津南区|
兴海县|
柳州市|
成武县|
青浦区|
拜泉县|
澄城县|
天门市|
界首市|
腾冲县|
扶沟县|
朔州市|
资中县|
南康市|
西青区|
紫金县|
康平县|
大新县|
麦盖提县|
罗江县|
临江市|
南宁市|
河北区|
塔河县|
措美县|
玉屏|
亳州市|
郎溪县|
遂川县|
綦江县|
澄迈县|
巴中市|
稻城县|
濮阳县|
阳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