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后宮佳麗心悅我》
第(1/3)頁
第154章
興許早些年,從中原亡國逃到北燕的頭兩任君王,尚還知道點國師的舊事。
可如今國師年過百歲了,北燕也已經更迭了六任君王,他的秘密便隨著故人長逝,而葬于心底永遠塵封。
即便是睿王爺,也只知道國師痛恨晉國皇室,卻不明就里。
世人遺忘,可國師未忘。
他活了多久,那埋藏在心中的仇恨,也就蟄伏了多久。
所以他深刻記得那句“晉過五世而亡”和“唯變數在九星”,往些年不斷尋找有可能是九星的機緣,并將之扼殺。
直到這一次,興許是為了避他的迫害,九星誕生于晉國后宮。
這宮闈高墻困得她們毫無施展之地,才華埋沒而無人知;卻也成了天然的保護屏障,讓他難以下手。
國師輕輕放下蓍草,眼底倒映出璀璨星辰億萬年的明滅。
幾次未能得手,在那九曲河漢之上,兩年前還是蒙暗的九星,而今已經初現光明。
這意味著天下大勢,已經走上了截然不同的軌跡。
或廢,或興。
但那又怎樣?
無論晉國得天道庇佑,他終究是要討回來的。
活了逾百年,承受著長生的無盡痛苦,就是為了等待這一天。
他不在意睿王爺的話,只冷冷問:“何時發(fā)兵?”
晉國年初還派人來議和求穩(wěn),可惜北燕必不會放過這樣時機。
睿王爺勾唇一笑,食指點了點地面:“不過兩日,十二萬大軍兵分三路。
蕭嗣運把機會讓給了我們,他自己要茍延殘喘,我們就一路南下攻破潼關。”
待那時,中原盡數可取。
懸在心頭多少年的巨石,終于是卸下了。
國師面色難得有些松。
送走了睿王爺,他撣了撣衣裳,廊下掛了一串生銹的風鈴,清脆聲彷如穿透歲月,令人懷念。
他輕輕搖動風鈴,少頃,一個身影出現在院落中。
國師沒有回頭,聞聲微微蹙眉,想起了自己苦心淬煉的血骷髏:“怎的是你?
不是叫你閉門思過么。”
他方才分明傳喚的是山鬼的頭領。
少司命姐弟是九歌首領,因此方才把山鬼打發(fā)了。
少司命回話,語氣平如一潭死水:“山鬼入不了晉國皇宮。”
國師回過身,淡淡瞥一眼,目光卻垂下了。
他心里還在揣摩此事。
他要殺九星的想法從未動搖,起初派遣了大司命,卻不想出了大的變故,不知道哪兒來的孤魂野鬼頂替了大司命,又是個半吊子,不但沒能殺得了九星,反而讓德妃起了懷疑,戳穿了身份。
要說這也真是天意,竟以這樣的方式庇佑九星。
可國師偏偏不信天意。
若有天意,為何待他無情?
他決定再度派遣人,潛入晉國宮中伺機動手。
然而上一次九歌潛入晉宮,是與宮中埋伏了多年的暗哨在宮外互換了身份,走宮門宮道,光明正大進宮的。
后來林昭媛巫蠱一事敗露,多年暗哨悉數被拔出,現在想要進入晉國后宮,只能憑本事,悄無聲息潛入了。
可皇宮畢竟是守衛(wèi)森嚴的地方,想要不驚動他們,即便是山鬼,也未必能辦得到。
“恐怕,沒有人比你更合適了。”
良久,他默然道。
除了少司命,恐怕少有人能順利完成這個差事。
少司命隱于袖中的銀鐲映出冷寂月光,隱有錚鳴之意。
“若在宮內動手,林昭媛此人至關重要,勢必要她相助才行。”
國師想了想,料來這個弟子都清楚,也就沒有多加囑咐,只提醒他:“倘若她不同意,就殺了她滅口,她不可再活下去。
要避免同九星交手,她們人多勢眾,你難免要落于下乘。”
九星究竟是如何能耐,國師沒有開眼見過,但睿王爺和首席大弟子的幾次行動“撲街”,他也得出了不好惹的結論,吩咐能避則避。
少司命漠然地點了點頭,領命而去。
這一行,旗星照長安。
——
長安城正是風雨欲來,城中街巷都籠罩在北燕發(fā)兵的陰影之下。
宣政殿上,朝會圍繞主戰(zhàn)還是議和,已經爭執(zhí)了一個多時辰,上一次這樣漫長且激烈的爭論,還是議論德妃死而復生之事。
就在三天前,朝廷收到了幽州薊門關的八百里加急,探到北燕境內幾大軍府開始調動集結,看這布排,是沖著晉國來的。
兩年前以馬球賽維持的君子協定,終于被撕破,潛在北燕的細作也匯報了此事。
好在朝廷一早有防備,去年就由懷慶侯掛帥陳兵邊境。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清镇市|
桃江县|
丰城市|
吴川市|
民权县|
家居|
岳西县|
和顺县|
祥云县|
永丰县|
津南区|
西昌市|
博客|
舟山市|
彭阳县|
蒙阴县|
紫阳县|
高碑店市|
龙里县|
乐昌市|
天峨县|
平和县|
张家界市|
石渠县|
盐亭县|
中江县|
茌平县|
鸡泽县|
温宿县|
始兴县|
辉南县|
长治县|
镇巴县|
滨州市|
故城县|
德州市|
邹城市|
新昌县|
秭归县|
武穴市|
灵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