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146章-《后宮佳麗心悅我》


    第(1/3)頁

    第146章

    蕭懷瑾從去歲起稱病不朝,宮里祈福的朱砂掛到如今,已經有不少大臣心生疑竇。

    雖然蕭懷瑾從前偶爾也曠朝,打打馬球,喂喂虎豹什么的,他病倒的這些日子也有大臣入宮覲見過,聽聲音著實挺萎靡的;但從兩個月前,也就是冬月時,朝中開始隱隱有傳言,說蕭懷瑾長久稱病不朝,其實并不是生了病,而是根本不在宮里。

    起初這流言遭嗤,畢竟后宮里出了那樣大的事,曹皇后難產,死掉一個皇子一個公主,寵妃白昭容公然行刺被砍死,圣德妃牽連罪名被發落出宮……換誰誰都要精神恍惚,一病不起。

    但過去這么久,你皇帝不露面就罷了,好歹把儲君立了啊!萬一撐不過去這茬,龍馭賓天了怎么辦?

    雖然大臣們急著站隊找下家,但不好公然奏議此事,好像盼著皇帝快死一樣。

    于是又拖到年后,陛下連除夕宮宴都沒露面,如今又有不在宮中的傳言,各種猜測便甚囂塵上。

    及至如今,在別有用心的人煽動下,竟有一百多個官員跑來求見皇帝。

    有人是探聽消息,有人是急著站隊,有人是別有居心,也有人是真的擔憂天子安危。

    夕陽一點點斜過,落日熔金將巍峨森冷的宮殿鍍上一層昏黃。

    御前公公李長寧旁觀著,有小黃門跑到他身邊,附耳低聲說了什么。

    李長寧面色瞬間一松,再抬頭時已經是微微含笑:“各位大人們,請回吧,太后很快要來看望陛下了。”

    言下之意,他們跪在這里擋著路,于禮不合。

    人群中有人低聲哼道:“她來又怎樣?

    還不知道陛下的病,是不是和太后有關呢!”

    “現在也不知陛下究竟如何了,說不得生病也只是糊弄我們的……”

    人群中議論聲逐漸嘈雜,李長寧皺起眉頭。

    皇帝出宮的消息原本壓在宮內,卻被皇帝近身伺候的內侍總管蘇祈恩傳了出去。

    得虧何太后早有警覺,內衛在宮里抓了幾名暗哨,可蘇祈恩早已逃了。

    當然,不若如此,李長寧也得不了提拔,跑來御前伺候。

    陳留王得了消息,將流言散布的這段時間,何太后也與他暗中過了幾招,可謂是數度驚險。

    起初陳留王的人暗地里煽動,散布何家對皇帝不利的傳言,造謠說皇帝不朝乃是何家為了篡位。

    何家雖然與何容琛不同心,但涉及帝統這種大是大非的問題,為利益故,總還是要守住秘密的;鄭麗妃的父親聽命于何家,控制著御史臺的口風,為了轉移大臣們的視線,轉而挑起各方戰火,針對各派系的彈劾層出不窮,鬧得底下臣子撕逼掐架打嘴炮,無暇去細究皇帝的事;至于曹丞相,他與何太后有多年默契,不知道和太后通了什么氣兒,暫時沒有表態。

    這些傳言和猜測被壓了下來,隨著時日的發酵,意料之中的逐漸膨脹。

    ——

    “太后駕到——”

    嘹亮的唱報聲,在延英殿前回蕩,原本還在喧嘩要求面圣的大臣們,紛紛梗著脖子望向那浩蕩的儀仗。

    延英殿除天子外不許乘輦。

    何太后是步行而來,一身檀色織金對襟大衫,金霞色長披帛,莊重得遙不可及,令人望而生畏。

    但令人意外的是,她的身后,竟然還有宣寧侯方老將軍,以及快要致仕的禮部尚書蔡瞻。

    人群中有人微微冷笑。

    一文一武,看來何太后是早有準備,果然挺難對付。

    不過,今天別說是方老將軍和蔡瞻來勸,只要天子不露面,誰來勸都是徒勞!

    ——

    何容琛走得很快很急,步伐卻穩當,面上似也平靜。

    她站在殿階上,目光冷厲地掃過跪著的大臣。

    這些請命的人中,有些是煽動人的,絕大部分是被人煽動的。

    都有哪些人呢——

    臺省官、寺卿官都在了,三省六部,九寺五監,御史臺也有。

    她心頭重重下沉。

    百官請愿,這意味著什么,不言而喻。

    會導致怎樣的惡果,也完全可以預見。

    陳留王還真是用對了一招。

    ——

    去年,朝中便出現了流言和議論。

    她那時提早留了一手,將方老將軍召進了宮,密談皇帝出宮一事。

    算是破釜沉舟。

    原本此事只有何家知道,以此拿捏她,叫她分外不痛快,現今宣寧侯也知道了,更方便她制衡形勢。

    方老將軍沒有懷疑何太后說謊,因為以前教過蕭懷瑾兵法,當然熟稔皇帝的性子,干出這種事一點都不突兀。

    同樣,太后也召對了禮部尚書蔡瞻——這么大的事情,冒險告訴二人,是因信得過他們的人品。

    這兩個老臣都是歷經三朝,巫蠱案、蘭桂黨爭、韋氏滅族……他們沒有落井下石也沒有趁火打劫,依然是做著自己本分的事。

    所以,她不求他們對她忠心,但求說話有分量。

    也正是找對了人,這兩位老臣幫她渡過了一次又一次群臣質疑的危機——

    第一次質疑是在四個月前,門下左侍中閻令對皇帝稱病不朝的狀況有點疑慮,這疑慮也如星火擴散。

    宣寧侯二人對太后的人品信得過,便商議著一起先將流言鎮壓,以免被北燕、陳留王覷到了,發生什么不可挽回的禍事。

    當時何太后提議,找個身形相仿、聲音相似之人,在紫宸殿以養病之名,偶爾召見大臣面圣,以免眾臣起疑。

    兩位老大臣嚇了一跳,找人冒充皇帝是死罪,然而又沒有更好的辦法。

    為了社稷穩定,兩位老大臣不得不晚年失節,同意配合太后做戲,以隱瞞皇帝出宮的真相。

    “皇帝”是何家花費兩個月的時間尋遍各地找來的,培養了一個月,正好趕上,急急送進宮里。

    他只需要一天到晚躺著,偶爾召幾名大臣入宮,隔著簾子聽他們奏報,不停地咳嗽,就會有侍疾的妃嬪以伺藥為名,把大臣們請走。

    大臣們面圣時滿殿熏著藥味,見到皇帝隱隱約約的樣貌,又聽到他的聲音,便沒有生疑——他們的憂心全放在了皇帝的沉疴病體能不能好轉,誰有可能是嗣君,自己乃至全家的政治前途上了。

    各有盤算,第一次質疑就這樣掩蓋過去。

    ——

    許是陳留王見煽動不成,朝中重臣穩坐不動,下面的大臣各懷心思,這朝廷派系雖然亂,卻也亂得鏗鏘亂得規律,亂得讓他無從煽動,遂改換了口風——

    他揚言宮里坐的皇帝是假的,是何家和太后想要禍亂朝綱,弄出了個傀儡!

    蛇打七寸,如今出了宮的皇帝,就是整個晉國的七寸。

    流言雖然扯,但架不住它傳的久,皇帝也沒出來辟謠。

    這樣一來,即便是先前謁見過皇帝的大臣們,心里也不由泛起了嘀咕——他們是隔著簾子見的皇帝,影影綽綽的,誰知道是真是假?

    可是皇帝又稱沉疴纏身,沒有確鑿的證據,他們總不能把皇帝從病床上拖起來。

    這一次質疑,來勢不小,不少大臣雖然沒有明面詰問,但私下口耳相傳,議論紛紛。

    唯一能夠打探出虛實的,就是從侍疾的妃嬪那里。

    皇帝林林總總召見了幾茬大臣,來侍疾的分別有沈賢妃、鄭麗妃和錢昭儀。

    巧的是她們原本在宮里也是各自不同派系,這簡直是個敏銳的信號,引發了眾臣猜測紛紜——鳳位之爭,大概是要看她們背后角力了?

    所以大臣們也很糾結,一方面覺得皇帝大概是快要不行了,在權衡什么;一方面又覺得皇帝大概是有他的考量,才會隱蔽不出,觀察大局;一方面又猜忌那個“傀儡皇帝”的傳言是真是假。

    他們糾結著,謹慎著,終于等來了除夕,太后以為圣體祈福的名義辦了家宴,闔宮上下掛遍了朱砂,并準許內外命婦入宮。

    天賜良機,外命婦們幾乎都是帶著使命進宮,見機找宮中的妃嬪們打聽情況。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蒙山县| 泰州市| 黔江区| 从江县| 宜都市| 哈尔滨市| 庐江县| 通海县| 舒兰市| 威海市| 拜城县| 平湖市| 宜春市| 乐山市| 贵南县| 夏河县| 临漳县| 花莲县| 柯坪县| 伽师县| 日土县| 固原市| 略阳县| 涿鹿县| 司法| 张家口市| 玉屏| 香河县| 石河子市| 六枝特区| 凌云县| 镇康县| 高淳县| 郑州市| 阿拉善左旗| 鄢陵县| 翁牛特旗| 林西县| 水城县| 惠安县| 嘉峪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