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四阿哥哈哈笑了起來。 寧櫻在旁邊,忽然就想到了現代的衣帽間——現在的衣裳確實是太多了,再加上各種各樣的佩飾。 無論是按照顏色分類,還是按照風格分類,都已經很難完全展現出來了。 她想著想著,于是晚膳過后,兩個人進了里屋,寧櫻就對四阿哥直接說想要一個衣帽間。 “衣帽間”這個詞兒,對四阿哥來說,顯然十分陌生。 壓根兒聞所未聞。 聽寧櫻解釋了一下,他才明白大致是個怎么回事。 “這主意倒是新鮮。”胤禛笑著就抬手扶了扶寧櫻的頭發,然后一伸手把她攬進了自己懷里。 兩個人靠在一起,抓住彼此的手,四阿哥柔聲道:“你前陣子,照顧弘暉、云心,還有弘昐,辛苦得很。明日讓人過來,要做多寬、多高、多深的尺寸,你只管對著工匠吩咐。” 他說到這里,就伸手微微揉了揉眉心——實在是想象不出來這所謂的“衣帽間”,等到做好之后,會是個什么怪模樣。 但是沒關系,只要櫻兒喜歡就好。 寧櫻跟沒骨頭一樣趴在四阿哥懷里,抬手給他比劃,煞有其事地道:“最好能把窗戶封上,不然會落灰塵,所以里面就全靠燈火照明了。” 四阿哥耐心地聽她說了一會兒,然后提醒她:“封上窗戶可就全黑了,便是點上燈火,只怕也不夠亮。” 寧櫻被他一提醒,從他懷里直起身來道:“也對。” 她有點惆悵,輕聲就道:“要是有玻璃窗就好了。” 這個時代,玻璃還屬于奢侈品,并不是什么人都能用上的。 康熙三十五年,紫禁城內成立了玻璃廠,從屬于內務府養心殿造辦處,專門為皇家制造各種玻璃器。 這些玻璃器,實際上都屬于小物件,比如玻璃水丞、玻璃鼻煙壺、纏絲玻璃瓶等——所以制作起來,技術難度不大。 而真正意義上的類似于現在的玻璃窗——則是一直到了清朝末期,差不多是洋務運動興起的時候,才開始正式生產的。 寧櫻正在想著,忽然便聽四阿哥道:“爺讓人給你裝玻璃。” 他握緊了寧櫻的手,輕聲道:“你放心。” …… 第二天一早,安寧果然被安排去了四阿哥前院書房——弘暉和弘昐在那里有午休的屋子,哈哈珠子的廂房也被安排在那里。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