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聽著下方大臣的諫言,韓王眉頭微蹙,臉色有些凝重。 韓國雖然暫時避免了秦國的鋒芒,但終歸不是長久之計。 趙國既已被滅,下一戰的目標自然就是他們韓魏兩國,韓國若是想要不被秦國所滅,就只有兩條路可走。 聯盟! 顯然是行不通的,以秦國的實力根本不屑于和他們韓國這樣弱小的國家聯盟,況且他們也不像齊國那樣能給到秦國好處。 想要保全韓國就只能交出王權,成為秦國的藩國,聽命于秦王。 這無異于是將韓人的生死交于秦人手中,成為粘板上的魚肉,任由秦國刀俎。 而韓國也必將因此得到列國、乃至天下人的恥笑。 一代君王,卻要聽命于他國。 這份恥辱莫說是他韓王不能接受,哪怕就是那些死去的韓人以及歷代君王也必然不會同意。 他可不想入夜后,被歷代君王以及死去的韓人指責叱罵,背負上千古罵名。 那就只有另外一條路了! 想到此,韓王不由的將目光看向了站在下方的韓非,沉聲問道:“韓非,你意下如何?” 韓非緩緩從眾臣之中走了出來,看了眼坐在上方的韓王后,拱手道:“大王,此番贏鈞在趙國修筑水利為趙人解決旱災,必然會引起國內一些秦人的不滿,我們可以從這方面入手。” “一旦讓贏鈞將水利工事修建完成,解決了境內的旱災問題,那些趙人必然會對秦國有所感恩,到時秦國的實力也將再次得到提升,所以無論如何也要阻止贏鈞修建水利。” “況且臣還聽說贏鈞在趙國境內大肆推舉郡縣制,廢除了分封制,光是這一點就已經得罪了秦國之中許多大臣的利益。” 贏鈞身為秦國太子,同樣也是王位的繼承者。 毫無疑問,他現在一言一行就象征著秦國未來的規劃。 而此番贏鈞在趙國廢除分封制,推舉郡縣制。 一旦在趙國實行成功,必然也會將此制推舉向秦國。 別人暫且不論,就說秦國之中損失最大的便是秦國丞相,范睢。 范雎本是魏國中大夫須賈的一名門客,現在卻投身入秦國之中,從一名門客逐步提升為了秦國當朝丞相。 若是按照分封制,待他死后,他的子孫后代都將能世襲繼承這丞相之位,縱然沒有戰功也依然能夠身居高位。 可現在贏鈞卻要廢除分封制,這無疑不是斷送了許多大臣后代的前程。 韓王點了點頭,這和他心中的想法不謀而合。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