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回宮路上。 夏玉房跟在一旁,看著身前這個比她稍大一些的青年,對于方才贏鈞所說的話充滿了疑惑。 從來沒有人真正在乎他們這些百姓的生死,哪怕就是那些趙國官員以及趙王都不曾對他們這些百姓不聞不問,甚至從來都沒有正眼相待過。 一直以來,都只是將他們這些百姓視為奴隸,甚至在這些官宦的眼中他們也如同西方那些牧民一般,沒有任何人權(quán)可言。 但是就在剛才,眼前的這個青年竟然說出了要替他們這些百姓解決旱災(zāi)。 她雖然年僅十二歲,但也知道秦趙之間有著上百年的仇怨。 明明他是秦人,卻在替他們這些趙國百姓著想。 興修水利不僅要投入大量的財力,人力,更是要耗費上很長的時間,而現(xiàn)在秦國無疑已經(jīng)成為了列國最為忌憚的對象。 也正是如此,列國對于想要覆滅秦國的心也愈發(fā)堅定。 而他卻要在這種情況下還要幫助他們這些趙人,對于秦國來說,這何嘗又不是一種拖累! 這一舉動,必然會在秦國內(nèi)引起無數(shù)秦人的不滿,甚至還會引起其他諸國的諷笑。 一邊是名聲與地位,一邊是無親無故的百姓,這值得嗎? 根本不值! 試想一下,若是換做那些趙國百姓,把他們當成秦人,當成一名秦國的太子。 是否又會向他這般,愿意做這種全天下,沒有哪國愿意去做的事情。 不會! 不僅這些趙國百姓不會,即便就是放眼全天下,也沒有任何人會,更別說其他列國的將領(lǐng)以及郡守。 奴隸始終就是奴隸。 酒池肉林,美人軟玉,這些不好嗎? 為什么要去做這種從來都沒有人,也不會有人去做的事情。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