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廉頗隨后看向眾人,接著詢問道: “此次攻城誰愿承擔先鋒一職?” 話音落下,所有人都沉默了下來,陷入沉思之中。 攻城戰拼的就是人數的優勢,而函谷關地處天險,想要攻下函谷關就要以三倍四倍的兵力前去攻打。 眼下,函谷關只有五萬余守軍,而四國聯軍達到百萬之眾,攻下函谷關已然是勢在必得。 一旦拿下函谷關,長驅直入咸陽,拿下秦王嬴稷,那覆滅秦國就是在彈指一揮間。 如此一來,秦國的諸多郡縣,領土以及物資都將是他們此場戰爭爭奪的目標。 若是在函谷關損耗太多兵力的話,之后的爭奪戰就不再能和其他幾國有一據之力,這樣豈不是得不償失。 拿下函谷關和拿下諸多秦國郡縣相比,自然是后者受利更多。 與其將大量兵力消耗在函谷關,不如留下這些兵力去爭奪更多的郡縣。 想到此,眾人紛紛互相觀望,沒有一個人愿意主動上前擔任先鋒。 畢竟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事情,誰也不愿意做。 廉頗見到遲遲沒人愿意出戰,也知道這些人內心的想法,無奈的嘆了口氣。 若不是因為李牧要去牽制,提防贏鈞從側方襲擊,也不至于沒人承擔先鋒軍。 而他坐在四國大軍的統帥,自然要縱觀大局,也不可能親自領兵攻城。 只能將這個重任交給其他幾國將領。 但這些將領,雖然已經達成聯盟,卻各個心懷鬼胎,若是沒有一些好處又怎么會輕易出兵。 若不能全力應戰又怎么可能攻打得下函谷關這處險地,拿下首戰的勝利。 若首戰不勝,那勢必會影響到大軍將士的士氣,又如何長驅直入一口氣攻下咸陽? 見眾人都無動于衷,廉頗深深的吸了口氣,緊緊的握著拳頭,狠下心說道:“此戰,誰若能攻下函谷關拿下首勝,那趙國愿意拿出五座城池來作為報酬,并且本將會讓趙王向其大王諫言封侯。”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