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三六章:名目-《紅樓長隨》
第(1/3)頁
他認為這事應該專事專辦,按照前世當副校長時的管理經驗,這事做好成立一個工作小組……
但是這事還要低調!還要想著往遮羞布上繡花!
不過如何繡花一路之上李桂已經深思熟慮過了,他清楚他繡花并不是給平常百姓看的,這收煙花銀子又收不到平民百姓頭上,小民心態之下,平常百姓誰會想這么多!
所以李桂清楚他繡花是給生員士子們看的,擴而大之是繡給與青樓生意有關聯的人看的。因此繡花應繡在他們的主意點上。
而這些人中,李桂清楚士林又是重點。
也因此李桂最初的想法是對外宣稱收青樓都銀子是應該建設學監的,這樣就差不多把著些人的嘴巴堵上了。
但隨即就想到既然對外宣傳了,那學監就得建,而要是建的差了,那就更麻煩了,畢竟輿論權掌握在士林手里,李桂感覺要是在建學監上糊弄,只怕回被噴死!
而要是建的好,花大筆的銀子就和軍餉起沖突!所以李桂感到必須另外尋找賺銀子的路補上這個窟窿!
而由建設學監,再聯想到后世的學區房、商業街,李桂又想到了土地財政。
同時李桂認為這個方法是絕對可行的,因為江南自古富庶,金陵更是百萬人家,實際上百萬只是虛數,此時的金陵有二三百萬人口,秦淮河畔集市云集,而金陵又四通發達,又是兩京之一……
總兒言之,李桂認為其它府縣不好說,但及時金陵、京師這樣的地方絕對具有實行土地財政的基礎!
雖然土地財政收取的銀子是短暫的,但收個兩三年,雍元帝的燃眉之急也就過去了!
而這里面由出現了一個問題,找誰來開發,還有一個就是如何對外宣傳的問題。
宣傳的問題李桂認為也是個大問題,這個人時代政令都是強行推行,對宣傳的作用認識不足,導致了輿情大部分掌握在士林手里,旁時李桂可以不問,但現在要是放任會增加他收稅的難度。
這個也好解決,成立一個宣傳小組就是,專門宣傳加強煙花柳巷、青樓畫舫接受管理的好處。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