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三零五章:探花-《紅樓長隨》


    第(1/3)頁

    呷了一口茶之后,周文博打開了屬官遞上來的卷子。其實這些卷子主要分兩類,一是屬官認為比較好的,第二是屬官拿不定主意的。

    而攤丁入畝、鄉(xiāng)紳一體化納糧等政策實際上是忠禮王上臺之后的事,因此李桂的觀點只是領先了一點點,或者說并不領先,但只是存在于當世杰出之人的腦海中。

    也因此李桂的文章成了屬官拿不定主意的文章……也因此被壓在了后面,直到下午十分周文博才看到。

    而作為禮部尚書,周文博的學識是淵博的,也是有著政治敏感性的,不然不會爬到如此高位!

    因此看到李桂所云:天下人口多變,故賦稅多變,而天下疆土恒定,故可以改多變以不變……

    隱隱之間,他感覺這文字里藏著風暴雷鳴!

    但是這篇文章他夜不敢定奪……第二天早上,他又和兩個副考官商議了一下,然而兩個副考官也不敢定名次!

    “李后庭真名士也!”

    周文博只能如此感嘆,然后決定把這文章呈現(xiàn)給泰寧帝,讓他定奪。

    其實如果不是李桂詩名在外,這份試卷可能還有另一個下場——淹沒。

    ……

    到了下午的時候,周文博和兩個副考官討論了一下,初步定了名次,第一名,南榜杜集美;第二名俞圖;第三名南榜林之遠,然后并李桂等幾個他們拿不定注意的,一起呈向了泰寧帝。

    泰寧帝其時正在和趙文重、余姚、忠禮王一起議事。現(xiàn)在泰寧帝已經(jīng)經(jīng)事常召見忠禮王,以讓他積累政事經(jīng)驗。

    而定名次這種事是堂而皇之的事情,而且趙文重、余姚都是大學士,還可以就名次給予參考意見,因此泰寧帝接過周文博的呈章之后,并沒有讓趙文重、余姚、忠禮王離去。

    而題目既然是泰寧帝所出,泰寧帝自然明白自己的心意……杜集美與俞圖文章的重心都立在禮上,文章四平八穩(wěn),文詞優(yōu)美,但卻不合泰寧帝所思。林之遠的文章則是論述倉廩實與禮節(jié)的關系表層意思。

    這三篇沒有一篇符合泰寧帝意思的,要是以前,杜集美與余姚的拍馬之文可能會讓他龍心大悅,然而現(xiàn)在鍋里都快沒米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