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對于東海市的市民們來說,這次跨宗教交流論壇對他們的生活沒有半點影響,倒是給他們帶來了小小的娛樂。 東海市雖然不大,也有兩百多萬人,幾百個宗教代表在這里,壓根不起眼。說是宗教代表,其實大部分都是和尚道士,內里原因知情人自然懂。 于是,甚至很多人是在看到某條熱轉朋友圈后,才意識到有這么一個會議在東海市召開了。 ——幾百個和尚,一起出現在了靈囿動物園。 交流論壇嘛,交流之余,在本地景點逛一逛也屬常事。這動物園雖然不算歷史悠久,但是最近正紅火,更何況協辦方臨水觀和靈囿動物園還是一起賣聯票的交情。 市電視臺和報紙都發了交流論壇的消息,對于后續也派了記者跟拍,包括在景點游覽。 當天和尚們逛動物園時,其實就有游客拍下來發到網上,表示有點有趣,這靈囿征服了道士還要征服和尚啊。 正巧,省城報紙也派了記者過來報道,其中一個,正是上次拍攝《太極》的攝影記者。 這位記者抓拍到了一個非常有禪意的畫面,在靈囿動物園的新園區,隨處可見一叢叢的紫竹,而僧人們在游覽之余,需要休息了,便席地而坐。 竹葉隨風飄動,僧人們趺坐在草地或是石板路邊坐禪甚至誦經做功課,一點也不在意自己身在何處,讓人一看到就想到兩個字,寧靜。 除此之外,還有幾組圖片也很有趣,僧人們三五成群,參觀園中動物,在猴山外,還有小猴子學著僧人的動作,豎起雙掌合十。 還有一張,是僧人在獅虎館內,隔著玻璃墻看獅子,旁邊一副《太極》還入鏡了,這個彩蛋還挺有意思的。 這記者的功底自然不必說,拿過國際獎項的,這組僧人游覽動物園的圖片放出來后,就被轉了很多次。 網友們都感慨,這感覺捕捉得太好了,特別有禪意,質感又像大片一樣,尤其是和尚們各自在竹下趺坐的那張,分分鐘可以腦補出一場大戲。 有一張還是十幾個和尚,一起指著一只赤狐說話,仿佛不認識這動物一樣,又很有生活氣息。 這樣的作品,好像才符合大家想象中的佛門,即便官方組織游覽,也能游出禪意。他們并非脫離社會,但也不是很多和尚下班后去吃肉喝酒的樣子,而是: “我到之處,便是迦藍。” ——這番意境,也使得若干日子后,一個關于靈囿的竹筍能治病的傳聞有了論據:一定是因為這些竹子被開過光!說不定還是道士和尚全都開過光! …… 實際狀況。 十幾個來自各個寺廟的高僧圍在赤狐籠舍外,指著他七嘴八舌地道: “此妖原形定然是變化過的吧,不可能這么小。” “看這個妖氣至少活了一百年。” “狐貍精最是狡猾,前年貧僧在野渡市捉過一只,竟叫他逃了,嗨呀可氣了。” “這位師兄,你太大意了,我一般都是這樣的……” 高僧們開心地討論起如何降妖。 胡大為瑟瑟發抖! 憑什么,他都認了老大了,憑什么還要被這些和尚恐嚇。 隔著密密麻麻的光頭胡大為都看不到有蘇大仙,想必正在若無其事地吃東西或者閉目養神吧,這些和尚都把她當普通狐貍…… 另一邊,段佳澤和員工們一起給坐在地上的和尚們送水,反正這都有人買單。 這些和尚中,有的能悟到東西,有的水平不夠,就悟不到,紫竹于他們也像普通竹子。 段佳澤還能聽到有些老和尚失望地教訓帶來的弟子,浪費了大好的機緣,居然什么都悟不到。他都能幫忙總結了:你是我帶過最差的一屆! 寄善也親自來了東海,此刻悲傷地對段佳澤說:“段先生,難道一個有緣的也沒有嗎?” 段佳澤一臉歉意地說:“真的沒有,方丈,不好意思,這個也不是我做主的。” 每個寺廟的和尚來找他,他都是這句話。 寄善偷偷看段佳澤,其他人會相信,他可不相信。這位小段園長要真的沒什么影響力,那位大德怎么會選擇住在這里,臨水觀又怎么會賣聯票? 在這里悟再久,不如和小段園長打好關系。 想了半天,寄善忽然說道:“不知道貴園是否接受寄養?” 段佳澤迷糊地道:“寄養什么?” 寄善微笑著說道:“暹羅國一個著名佛寺來訪問無量寺時,送了許多禮物,其中包括一頭白色的亞洲象,一直喂養在寺中。但是我們畢竟不是專業人士,希望能夠終身寄養給動物園,由動物園妥善照顧,給它一個更好的環境。” 養保護動物要許可證的,即使這屬于交流禮物也一樣,無量寺申請了許可證,還專門請了人喂養,不存在和尚里有沒有專業人士的問題,但這個話就沒必要說出來了,他只是找個由頭而已。 段佳澤:“!!” 這讓他怎么拒絕?亞洲象是一級保護動物,收下它,任務就完成了,說是終身寄養,其實就等于轉贈了。 這頭亞洲象既是少見的白色,還是別的國家宗教贈禮,有特殊寓意,絕對是一大亮點,在什么繁育基地是不可能弄得到的。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