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這……” 青年頓時瞪大了眼睛。 “魚兒上鉤了!” 姜子牙淡笑道,眼中光芒一閃。 “駕!駕!” 就在這時,遠處忽然響起一陣馬蹄聲,青年回頭看去,頓時大驚失色。 “師父!是朝廷的官兵!咱們快走!” 姜子牙淡淡道:“不急!不急!” 青年焦急道:“師父!半月前我在城門處打死人,文王叫我畫地為牢,后來放我歸家看望老母,是您讓我不去王府受罰的,如今官兵前來,若是認出了我,我焉有活路啊!” 姜子牙擺擺手道:“武吉啊!今日你不僅有活路,還有官路啊!你的機遇,來了!” 武吉瞪大眼睛,“什么機緣?別拉我去砍頭就是好的了!師父你不跑我可要跑了,您老保重!” 說罷,立即便是轉身,往遠處跑去。 不過這時,姜子牙一揮衣袖,武吉卻是倒退了回來。 正巧這時,隨著馬蹄聲接近,一隊官兵,簇擁著文王姬昌和武王姬發(fā),到了岸邊。 “廣成子仙師說的,應該就是這里了!” 姬昌看著前方那一老一幼,忽然眉頭一皺,想起了半月前自己進城時見到那個打死人的年輕人。 “武吉?” 聽到姬昌的聲音,武吉冷汗連連,臉色蒼白地道:“完了完了!我完了啊!” 姜子牙淡淡一笑,起身看向姬昌父子,拜道:“草民姜尚,不知文王武王駕臨,有失遠迎,還望恕罪!” 姬昌收回目光,不去理會武吉,在姜子牙身上打量,片刻后,下馬拱手,道:“久慕先生之名,今依仙師指點,前來拜訪,得見先生,乃昌之幸也!” 姬發(fā)也隨之拜下。 姜子牙笑道:“久聞西岐圣人乃賢良之人,文有上大夫散宜生,武有上將軍南宮適,據說最近那朝歌亞相比干都親自來投西岐,草民一介布衣,如何當得文王如此大禮?” 姬昌正色道:“散宜生雖有大才,但勇武不足,南宮適武力尚可,卻不可做軍中主帥,而比干亞相雖棄暗投明,來我西岐,但其才亦不比先生!今殷商無道,天下大亂,孤王前來,特請先生出山助我西周伐商,孤愿以丞相之位待之!” 姜子牙淡淡一笑,正想拒絕。 這時,天際光芒一閃,一道聲音自天際響起:“子牙師弟,文王親自前來聘請,你便隨文王入宮吧,也好一展你心中之抱負。” 諸人同時一驚,抬頭看去,只見廣成子一席黑袍,在云端淡然佇立。 “見過廣成子仙師!” 姬昌等人,連忙下拜行禮。 “二師兄!” 姜子牙也拱手回了一禮,隨后看向姬昌,拱手道:“既然貧道師兄親自前來,文王也此誠心,貧道豈敢不從!” 說罷,對著姬昌躬身一禮,道:“姜尚,拜見大王!” 姬昌頓時大喜,扶起姜子牙,道:“得先生相助,我西周必能順應天命,完成伐商大業(yè),救萬民于水火之中!” 姜子牙微微點頭。 這時,半空那廣成子忽然道:“子牙師弟,今戰(zhàn)事已啟,師弟還是盡快建造封神臺,以便早日完成封神大業(yè)!” 姜子牙拱手道:“二師兄請放心,貧道早已命五路神在岐山動土,建立神臺,只需請文王祭祀,便可掛上封神榜,敕封神位!” 廣成子微微頷首,“如此便好!” 說罷,身形微動,消失在了云端之間。 “仙師慢走!” 恭敬地行禮送廣成子離去,姬昌轉身看向姜子牙,拱手道:“丞相,請隨孤前往王宮一敘,如何?” “固所愿也,不敢請爾!” 姜子牙拱手一禮。 “師父……” 這時,旁邊的武吉弱弱喊道。 姜子牙回頭,不由一笑,對姬昌拱手道:“大王,此乃貧道徒弟武吉,半月前在城門處失手打死了人,還望大王能夠赦免他的罪過,讓他為大王東征伐商,將功補過!” 姬昌連忙道:“既是丞相高徒,況他也不是故意殺人,自然可免!” “多謝大王!” 武吉松了口氣,連忙謝恩。 說罷,一行人轉身,往內城王宮方向而去。 磻溪邊上,頓時恢復了平靜。 但過了片刻。 一個手持羽扇,身披黑袍的身影從旁邊樹林內走出,看著姬昌等人離去的方向,眸光閃爍。 “封神榜……” …… …… (本章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