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遵旨!” … “陛下,既然陛下斷定四地已生變故,那便直接派兵前往鎮壓即可,為何還要多此一舉,派人安撫?” 朝會過后,葉辛與墨子、孟子、聞仲等諸位文武大臣返回九間殿,聞仲不解地看向葉辛問道。 葉辛微微搖頭,道:“他們可以師出無名,以四大諸侯出事為由舉兵伐我大商,但朕不行!君為輕,社稷為重,民心更乃重中之重,此刻朕若直接舉兵鎮壓四地,爆發戰亂,民心動蕩,就算日后平定四地,民心亦難收回!這些年來,對四地的管制,太過松散了,許多州地百姓只知四大諸侯,而不知有商,此乃國之大忌!” 葉辛眼中,光芒掠動。 民心為重,這是他一直以來的處事原則。 而且此舉還有一個目的,就是為了以后收攏四鎮政權。 四大諸侯的權利,實在太大了! 聞仲拱手道:“陛下圣明!是老臣想簡單了!” 葉辛搖了搖頭,旋即目光微閃,道:“太師,待丞相他們歸來,你便前往截教拜會你師祖通天教主吧!吾大商存亡,便系于太師之手了!” “遵旨!” 聞仲肅然拱手。 葉辛點點頭,隨后看向孟子和墨子二人,正欲說話,殿外忽然傳來腳步聲。 跟著,身材魁梧的惡來大步走進殿來,肅然拱手道:“啟稟陛下,宮外有一人求見,自稱截教門下申公豹!” “截教門人?” 聞仲眼中閃過一抹詫異。 葉辛也是愣了一下,跟著連忙看向惡來,“你說誰?申公豹?!” … 朝歌以西。 出了孟津,便是黃河。 渡過黃河則是澠池縣,澠池縣再以西,便是屬于朝歌管轄范圍的五大關口。 分別為臨潼關、潼關、穿云關、界牌關、汜水關。 而出了汜水關,再過金雞嶺,便是西岐管轄范圍。 西岐占地方圓數千萬里,治下八百州界,大笑關隘數不勝數。 當然,最出名的,自然是西岐的發源之地——岐山! 岐山在上古時期,曾是炎帝的棲息之地,炎黃二帝未合之時,炎帝便是占據岐山,帶領族人在此建立炎帝部落。 是以,如今位于西岐的不少諸侯百姓,基本都是炎帝后裔。 今西伯侯姬昌,愛民如子,治下嚴格,在民間威望極高。 尤其是在三年前,岐山上面忽然傳來一聲鳳鳴,響徹整個西岐之地,震動四方。 民間便有傳言,西岐將有大賢出世! 而作為西岐的侯爺姬昌,自然而然地,便被冠上“西方圣賢”之名! 這幾年來,西岐在整個大商,威望一時無兩,就連坐鎮朝歌城的人皇陛下都有耳聞! 這不,三日前,朝歌忽然有使臣前來拜會,這一打聽才知道,原來是人皇陛下聽聞西伯侯的圣賢之名,特意下令,請西伯侯前往朝歌共商國政。 西岐上下頓時一片沸騰,深感驕傲。 臨行前,送行隊伍十分浩大。 伯侯之母太姜和其元妃太姬親自率領伯侯的九十九子,還有西岐眾多大將,外加西岐無數百姓,鑼鼓喧天,親自送行百里,方才依依不舍地返回。 但返回之后,西岐也是大肆慶祝,到處都在宣揚伯侯之名。 整個西岐,一片歡騰喜慶! 然而就在今日,一個噩耗忽然傳來—— 伯侯的隊伍還未走出西岐范圍,便在燕山遇到妖魔襲擊,西岐的護送隊伍無一活口,全部身亡,反倒是朝歌派來西岐的兩位使臣,上將軍方相和方弼,臨陣逃跑,星夜趕回了朝歌。 這則消息一出,西岐眾人,頓時懵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