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別說那是古代,就是現(xiàn)代,地方郊區(qū)駐軍有調(diào)動,普通百姓也不知道的。 何況,青陽城的衙門,也被李恪掌控,自然配合趙陽。 不過眼下,聽李君羨這么說,李二更加疑惑了: “這么說,他是天降大軍,助他攻克高句麗,建立龍國?” 大家都沒有說話,畢竟,天降大軍這個說法實在匪夷所思。 這時,太子李承乾開口: “父皇,兒臣以為,李恪在被封吳王之前,為蜀王的時候,恐怕就已經(jīng)在暗中訓(xùn)練軍隊了……” 他陷害李恪,聰明人都知道。 但他和李二一樣,不喜歡被人詬病。 如今,一味想要李恪背上早有謀逆之心的罪名,那他的陷害,就理所應(yīng)當(dāng),成了為國除害! 李二聽了李承乾的話,臉色陰沉: “逆子,朕當(dāng)初對他不薄,沒想到啊,居然暗中培植兵馬,真想造反啊!” 這時,英國公李績開口:“陛下,說李恪暗中培植兵馬,臣不敢茍同。 他曾在四川一帶,就算培植兵馬,又如何可以由西南之地的四川,將兵馬帶到東邊的高句麗去?” 此話一出,不少人立馬點頭,覺得有道理。 隨即,李績再次開口: “再者說了,就算李恪再厲害,又如何可以僅僅憑借兩萬大軍,就攻克下了高句麗? 我是武將,也打了不少仗,實在很難相信兩萬大軍一天一夜,就可以攻下高句麗。 要知道,高句麗的國力和軍隊實力雖然比不上我大唐,但差距也不算太大吧?” 李績的話,相對理智。 不少武官紛紛點頭,認(rèn)為有道理。 畢竟在他們看來,兩萬大軍,根本不可能一天一夜滅了高句麗。 程咬金開口:“高句麗少說也有三十萬大軍的,三萬對三十萬,本身就沒可能。” 鄂國公尉遲敬德也說:“何況,還只是用了一天一夜。我看,從邊關(guān)到高句麗帝都,一天一夜行程是差不多的。 可一路上,得攻城略地啊。總不能你到一個城,人家就給你開了門吧?所以那怕他真用三萬大軍,一路東上,也絕不是一天一夜完成!” 大臣們紛紛沉思。 話到了這個份上,李承乾皺眉:“那,三位國公的意思,還是說李統(tǒng)領(lǐng)說謊?” 程咬金笑了:“老程我沒說李統(tǒng)領(lǐng)說謊,我只是覺得,如果真是以三萬大軍一天一夜攻下高句麗。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