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工作上挺好的,大家都很照顧我,去食堂吃飯,大師傅給我盛的飯都比旁人要多。”這可不是顧川編的,原身在入廠第二年就有這個待遇了,在生產車間是唯一的男同志,剩下的就是除了阿姨,就是姐姐妹妹了,大伙兒能不照顧他嗎,后來又因為工作干得好,被評為先進工作者,儼然已經成為了襪廠的吉祥物,全廠上下就沒有不知道他的。 顧大哥聞言也是樂,川子在襪廠的名聲都已經傳到外邊來了,說起他們s市的襪廠,大家可以不知道廠長是誰,但是一定聽說過顧川這號人物。 雖然一部分人會私底下議論川子是娘娘腔,但是這名聲有了,好處也是顯而易見的,川子14歲的時候接班,到現在已經八年了,四次被評為先進工作者,而且今年都已經入黨了,他們老顧家除了爹以外,就川子這么一個黨員了。 “你就踏踏實實好好干,說不定過幾年就能分房子了。”要說川子比他強,他雖然也是個大學生,但這馬上要恢復高考了,以前靠推薦上的大學根本就不值錢了,而且他進工廠這么多年,到現在也只是個車間副主任而已,不比川子,在單位干得風生水起,早在去年就已經是車間主任了,所以分福利房對川子來說也不算是難事。 “四弟這么厲害,我下鄉那年,他才剛進工廠沒多久,這才多少年,就有資格分房子。”顧三姐詫異道,她當年是賭氣走的,這些年來跟家里聯系不多,對幾個兄弟的近況了解的也不多,在他的印象里,老四打小就不愛學習,家里兄弟姐妹四個,文化程度最低的就是老四了,初中沒畢業就下學了,14歲就去工廠上班,那時候她和老二還笑老四傻,沒過多久就到了上山下鄉的時候,那時候她還羨慕老四的好運氣,但是也僅此而已了。 在她看來,老四這一輩子恐怕都很難出頭,一個不聰明又不勤奮的人,憑什么出頭。 只不過離家七年,回來以后才發現,混得最好的反而是老四,寬敞的房子住著,車間主任當著,媳婦還是供銷社的銷售員,上面那兩個哥哥誰都沒有老四混的好。 這人過得好不好,還是得看命。 “廠里頭還沒章程呢,新房都沒蓋呢,分房子就更是沒影的事兒了。”顧川解釋道,現在襪廠的福利不錯,但是再過幾年,私底下賣東西的多了,這襪廠也就慢慢不景氣了,最后更是直接破產了,連遣散費都沒發,不過好在分的福利房沒收回去,原身下崗以后,就直接開了家裁縫店,雖說是一直沒開大,但養家糊口還是可以的。 顧三姐咂摸了一下嘴,這么些年過去了,大家都變了,連最是單純的老四在家說話都這么謹慎了,當然她也一樣,當年走的時候,想著死也不回這個家,但是現在不一樣也是回來了,而且還是帶著丈夫回來的,一分錢不交,就帶了半袋子紅薯,在家里頭又是吃、又是喝、又是住的,還讓爹娘給她們買復習資料,讓大哥給她們講課,當年她的臉皮可沒現在這么厚。 “我都聽說了,老四如今也有出息了,咱們家里頭現在也就我跟老二,還不上不下的。”顧三姐說這話沒別的意思,就是單純的感慨一下而已,她這大學還不知道能不能考上,老二已經做了七年的鍋爐工,到現在也沒能換個工作,看二嫂和大嫂、四弟妹之間的區別就知道,老二這工作差了多少,前者沒有工作,也不受娘家喜歡,后者都有鐵飯碗,甚至四弟妹還是在供銷社上班。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