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顧川這一去就是一星期的時間,一直到臘月二十六才回家,因為工作量太大的原因,胳膊、肩膀、小腹的肌肉都有些酸痛,不過農貿市場也體諒他的辛苦,這次給的福利不是一般的好,六斤五花肉、三根大骨頭、還有兩條凍魚。 魚這玩意兒在這個年代根本賣不上價去,同樣也是隸屬蘭平縣的大灣村,跟桃溪村大概離這20里地遠,但是一個背靠著大山,一個卻是全縣地勢最低的地方,每逢大雨,幾乎全縣的水最終都會流到大灣村。 而大灣村四面環水,需要劃船才能進去,村里的人基本上沒有田地,靠割蘆葦編席子為生,但是他們村子里的魚可不少,沒有人專門去養,這里的魚全部都是野生野長出來的,也沒人想著去賣,因為也賣不到幾個錢,還得擔著風險。 不過現在的人也都不太愛吃魚,這玩意兒不比雞肉、豬肉,配料不齊的話,就去不掉腥味,而且還沒有油水,所以并不受歡迎。 就為了這兩條魚,顧川不得不掏錢去黑市上買了生姜、蒜頭,還有醋,平時在家做飯根本就用不上這些,除了油以外,就是地里種的小蔥,還有醬油、花椒和鹽了,其余的調味品一概都不買。 自從入了冬之后,地里的活就很少了,下完雪更是連去都不用去了,所以顧川這回拎著東西回家,打從村口就開始有人問了。 帶回家的東西也是瞞不住的,人家問,顧川便一五一十的答了。 “嘖嘖,還是去城里上班好,過年分的豬肉比咱們村里分的都多,三兒啊,要是人家再招工,你跟我們也說一聲,咱們都是一個村上的,過去也好相互有個照應,最起碼路上也有個伴。” 村里過年就殺了一頭豬,全村人按人頭分,300多斤的肉一千多個人分,一家也就分到一斤多點的肉,哪像顧三,自己都拎回來五斤肉,肯定能過個好年。 “叔,我都記著呢,要是有什么好事,我當然想著咱們村里的人了,你就放心吧。”顧川也是無奈,這年頭每個工作崗位都有不少人盯著,他都當了好幾個月的殺豬匠了,別說換工作,就是連轉正都沒找到機會,只能慢慢的磨,好在他還有機會發展副業。 “好好好,有你這句話,叔就放心了。”能放心得了嗎,顧三可是還有兩個親哥哥呢,有什么好事當然得先緊著自己人了,他這么囑咐一句,也是因為沒人可以囑咐,要么說還是認識的人多點兒好呢,顧三要不是認識那么多人,也就沒有現在這份工作了。 唉,這世道,他有四個兒子,全都是老老實實、本本分分、辛勤勞動的人,但是現在還不如一個二混子混的好呢。 這會兒也沒什么娛樂,顧川到家的時候,王麗麗正坐在爐子邊兒上剝花生呢,桃溪村用水不便,也沒有澆地的條件,只能種些抗旱的作物,這些花生當然不是找村里人買的,而是鐘衡送的過年福利,十斤的花生,十斤的油,還有1塊五米長的草綠色布,足夠做兩套成人的衣服了,這手筆不可謂不大。 “咱們今年這個年過得可真夠豐盛的。”王麗麗看著顧三拿來的東西感慨道,去年過年全靠村里發的那半斤肉了,今年這可真是……不一樣了。 “這還得多虧了你啊,要不是你懷了孩子,我還在四處瞎溜達呢。” 許是因為在縣里上班的緣故,王麗麗覺得顧川言行舉止都跟以前不太一樣了,這個進步是一點一點來的,所以并不突兀,但是真把現在和以前作比較,變化實在是太大了,環境或許真的能改變一個人。 “那我得謝謝肚子里這個孩子。”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