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魚在夏口鎮是稀罕玩意兒,顧老頭活了這么多年,這還是頭一次吃魚呢,都不知道該怎么下筷。 “吃的時候小心點兒,得先把魚刺挑出來,像這樣。”顧川做了個示范,魚主要是拿來做湯的,是因為熬的時間久,調料放的也比較足,所以魚肉這會兒已經有滋有味兒了。 顧老頭第一口吃的相當小心,甚至連魚肉在嘴巴里是什么味道都沒有嘗出來,不過這并不能妨礙他的好心情,這樣的日子算是掉進福窩里了,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 “你也不能光聽那個郎中的,什么豆腐啊魚啊都往家里買,誰不知道這些玩意貴,爹身子骨好著呢,那些有錢人家的老爺不一樣,用不著吃這么金貴的東西。”如果可以的話,他連那些藥都不想吃,但又怕不吃藥好不了,沒辦法下去走路了。 “也就吃三個月,您就放心吧,吃不窮兒子我。”顧川難得說笑了兩句,又不是之前恨不得把一個銅板掰成兩半花的日子了。 有錢了就是不一樣,以前老二哪會說笑呀,什么時候說話都板板正正的,甚至能不吭聲就不吭聲,不過這樣也好,起碼不用擔心他在外邊吃虧了。 雖然兒子現在有錢了,也舍得給他花錢,但顧老頭卻是不能心安理得的接受,吃這么好的東西給他一個糟老頭子,總感覺是浪費了,還不如攢下來給孫子呢。 不過,顧老頭這會兒可拗不過自己的二兒子了,每天不是魚、豆腐、雞蛋,就是排骨、豬蹄、雞肉,甚至連吃菜都不是曬好的野菜,而是新鮮的白菜和韭菜,他從一開始都舍不得吃,到最后的盡量吃,不盡量吃不行啊,也不知道老二怎么這么變得這么講究了,現在居然不吃隔夜的菜,如果當天沒有吃完,這小子居然用來喂狗,他就沒見過比人吃的更好的狗。 所以越舍不得,顧老頭就越盡量的吃,只有吃進人肚子里,才不算浪費了。 從年前吃到年后,從腿上剛打上夾板吃到能下地走路,從冬天吃到夏天,反正家里都的伙食就沒變差過,不過盡管如此,顧老頭從來沒跟顧川提過要接濟其他幾個兄弟的事兒,甚至連老三、老四過年的時候來看他,都不讓老二給他們特別重的回禮。 顧川本來是想著兩個弟弟一人20斤糧食、十個雞蛋、一條臘肉,畢竟年景不好,他們那個房子是怎么蓋的大家心里都有數,必然是拉了不少的外債,都是兄弟,能拉一把的時候盡量拉一把。 不過顧川萬萬沒想到,他爹居然會覺得他給的回禮重了,說哪怕親兄弟也沒有總吃虧的道理。 得,這事兒顧川當然是聽他爹的了,雞蛋不帶了,臘肉也甭帶了,連糧食都變成一人15斤,希望能幫著他們少餓幾天肚子,等到天氣暖和了,只要有心,總能找到點零活干。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