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農家沒有吃午飯的習慣,不過現在農活不多,中午頭的時候大家都會回家喝口水歇一歇。 顧老頭這一年來好像老了很多,頭發和胡子都已經變得花白,臉上的皺紋也多了,身軀更加佝僂。 顧老大兩口子倒還是老樣子,不過臉上的表情并不輕松,接連好幾年年景不好,任誰也高興不起來。 等到李氏說了,老二他們這次來帶了30多斤糧食,兩個人的表情這才松快了些,上邊有兩個老人,下邊又有三個孩子要養,這擔子實在是重,不像老二一家,能在鎮上找到活兒不說,也就只有一個兒子,養起來輕松的很。 家里沒什么好東西能拿得出來招待人,除了熱水以外,就是一些酸棗,說是酸棗,其實還沒成熟呢,吃起來一點甜味和酸味都沒有,也就是剛剛沒有澀味兒了,便讓人從山上摘下來了,多少也算個零食。 鐵蛋在家有花生糖吃,這些天又時常吃雞蛋羹,所以對這沒什么滋味的酸棗沒什么興趣,也就嘗了一個。 “鐵蛋在家吃慣了好東西,吃不上來這山坡上摘的酸棗,也是應該的,只可惜大娘家里沒有好東西給你。”老大媳婦語氣酸酸的道,鐵蛋跟狗剩就差兩個月,原本吃穿用都差不多,身高和長相也沒多少區別,但是不過一年,狗剩還是跟之前一樣,鐵蛋卻比狗剩高出了一頭,不光是個頭,臉上、身上有明顯長肉了,頭發干干凈凈的扎起來,衣服上一塊補丁都沒有,看起來像是個白嫩的福娃娃。 跟她的狗剩,完全不一樣,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如果只是自己苦點,那無所謂,但是孩子之間相差這么多,她心里頭實在受不了,說話難免帶刺。 “出發之前是吃飽了來的,他這會兒當然不餓了。”孫氏不撓不癢的道,說實在的,瞧這侄子現在的模樣,她就想起之前兒子過的是什么日子來,不能說不心疼,但是再心疼,她也是隔了房的嬸子,做不了什么,比起侄子來,當然是她男人和兒子更重要了。 “地里基本上沒什么活了,我跟你大哥兩個人就能干,二弟要是實在心疼爹娘的話,可以把爹娘接過去住一段時間,也跟著你享享福。” 老大媳婦沒在孩子身上多做糾纏,反倒是打起了老兩口的主意,反正現在秋收已經結束了,地里的活慢慢干就是了,沒那么著急,如果老二他們能把爹娘接過去,家里頭也能多省點糧食出來。 如果是老三、老四,她肯定不會說這樣的話,因為說了也沒用,他們可不是老二這樣的大孝子,不過他們也不會送糧食過來,逢年過節,能帶幾個雞蛋過來就不錯了。 人窮了才會多算計,說到底還是窮鬧的。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