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越是盼望什么,越是什么都沒有。 接下來幾年,原主和蔣建國無論怎么努力,愣是一個孩子都懷不上。 原主不知道遭受了蔣老太太多少次白眼和冷嘲熱諷,又生了一個兒子的劉苗苗明著安慰她,實際上嘲笑她是不會下蛋的母雞。 鄉下人,講究要有兒子要繼承家業。 結婚多年沒有兒子的原主不知道遭受了多少異樣的眼光,也不知道流了多少淚。 矛盾的再一次爆發,是蔣老太太不知道從哪里找來了一個女孩住在家里。 剛開始,原主還疑惑,直到那女孩有意無意往蔣建國那里湊,獻殷勤。 蔣老太太的目的也暴露出來。 他希望原主能和蔣建國離婚,讓蔣建國娶了那個女孩,重新生一個兒子。 蔣建國并沒有娶那個女孩的心思,即便他也想要一個兒子接香火,可他是喜歡原主的。 事情曝光了,原主再也忍不住,讓蔣建國分家,不分家就離婚。 最后,分家了。 不愿意在村里待著的原主與蔣建國和女兒蔣招娣一起來到了隔壁S市白鹿鎮的浮山村租了房子,定居下來。 大概是鬧心的人終于不在身邊,也大概是不再抱有任何希望,在蔣招娣7歲的時候,原主時隔多年懷孕了,十個月后生下一個大胖小子。 欣喜若狂的兩人給兒子取名蔣天陽,小名小寶。 由此,蔣招娣和蔣天陽截然不同的生活待遇開始了。 原主聽說奶粉對孩子好,愣是在本就拮據的生活里,花了大價錢買了進口的奶粉給蔣小寶喝,一直喝到了三歲。 蔣小寶從小穿的都是從實體店里買的嶄新成套的衣服。 蔣招娣的衣服一年到頭穿的都是那兩三套,她甚至曾經三年都沒有買一件新衣服,大部分衣服都是隔壁鄰居的女兒穿剩的。 蔣招娣看到別的小朋友穿著漂漂亮亮的衣服,很羨慕,她對媽媽說,她也想要衣服。 原主就會罵她,“你怎么那么不懂事,家里已經那么困難了,要養你,還要養你弟,租的房子,吃的東西哪樣不要錢,你怎么那么自私,不為家里想想。” 久而久之,蔣招娣明白,媽媽不會給她買新衣服了,她也再沒有開口過。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