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王越都懵了。 這變故,突如其來啊。 他是怎么也沒想到,為了出一口惡氣,寧遠與張懋竟是先后表態(tài),竟要自愿出銀子,幫朝廷打仗。 這就解決了勞民傷財?shù)膯栴}。 朝廷收復(fù)安南不是虧本買賣嗎? 沒問題! 這買賣只做一半,就是攻打安南。 打完之后,無需考慮治理的問題,只是為彰顯大明之天威,挽回大明之顏面。 在這中間,自是會損兵折將,但這將士們的折損,卻是為了保證大明威嚴。 況且又有火炮以及強力的鳥銃,這折損的人數(shù),便可以降至最低。 可以說,這幾乎是一個必打的局面。 然后……就有些尷尬了。 這行宮之中,只有四個人,皇帝陛下、寧遠、張懋,以及他自己。 寧遠與張懋都表態(tài)要出銀子了,到了他這里…… “陛下,臣……臣……” 王越老臉一紅。 他的家世,一般般,比起普通百姓,自是富富有余的,可跟寧遠與張懋比,就差了許多。 即便能拿出一兩千兩銀子……在寧遠與張懋跟前,也是極為難堪的啊。 弘治皇帝見狀,平和道:“王卿無需拿銀兩,朕的內(nèi)帑,還有些許銀子……” 王越一聽,更加尷尬了。 連皇帝陛下都從內(nèi)帑拿銀子了,他這身為臣子的,為國為民,豈能一毛不拔??? 正想著如何拿銀子,剎那間,他卻是靈機一動,眉目一定。 “陛下,臣雖拿不多少銀子,但臣曾聽聞,在那瀾滄國,似是有安南前朝的王室子弟。”王越陰冷道。 旁邊,聞言后,寧遠整個人都驚呆了。 讀書人玩起陰的來,果然夠狠??! 這話,看似無關(guān)緊要,卻是點到重點了。 數(shù)十年前,文皇帝朱棣收復(fù)安南,其中的契機,正是安南前朝,也就是陳朝王室后裔懇請大明出兵討伐篡位的胡朝王室。 而今,大明要收復(fù)安南,是需要理由的。 無論是收復(fù)、還是造反,都需要足夠的理由,以顯得自己是正確性。 還有便是,這個正確的理由,是要昭告天下的,學(xué)名“檄(與席同音)文”。 當(dāng)下,大明收復(fù)安南的理由太多了。 如安南閉門稱皇,如安南狼子野心,支援米魯造反。 又如安南不老實,侵擾占城,這些理由,都足以成為大明收復(fù)安南的正確理由。 但這些理由,相較起來,又多多少少有些瑕疵。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