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一夜的醞釀之后,朝堂之間,已是一片風(fēng)雨。 醉酒后的弘治皇帝頭疼不已。 事情,鬧的太大了! 抓了人或還好,可揮刀殺人,手段卻是太過激了,不符合流程。 一般而言,死罪是要上報朝廷的,朝廷這邊核驗無誤才可以動手。 可寧遠那混賬,二話不說,幾日之間,竟是殺了數(shù)百人! 不問朝堂,擅自殺人,追究起來,乃是相當大的罪過。 也正因如此,朝堂之間才會嘩然一片。 不出意外,這一日的早朝,百官將會瘋狂的彈劾寧遠。 于是,弘治皇帝索性下了一道口諭……輟朝。 不上朝了。 上朝,無外乎給自己找罪受。 可即便如此,諸多疏奏,如大雨一般,翻飛入了內(nèi)閣,三位閣老見了,也是相當?shù)臒o奈。 晚些時候,弘治皇帝來到內(nèi)閣,君臣相望,一時間,竟皆無語。 弘治皇帝苦笑道:“此番,那小子鬧的太過頭了。” 君臣之間,一字一眼,都極為重要。 就如此眼下,一個“鬧”字,足以說明一切。 大學(xué)士李東陽略微一頓,跟著道:“陛下,臣以為,這其中,或有蹊蹺。” “那繁昌侯此番行徑如何,京城這邊大抵只知道一言片語。” “而對于繁昌侯的品性,臣還是了解的,他,斷然不會做出如此殘暴之事!” 簡而言之,情況不明,不予置評,但愿意相信這一切不是真的。 劉健也開口道:“繁昌侯行事,歷來詭詐而精準,退一步而言,假若那些人當真私自出海,按朝廷律例……卻也當斬。” 這是老祖宗定下的規(guī)矩。 莫說是出海行商了,便是出海捕魚都不可以。 此乃朝廷的海禁。 弘治皇帝聞言,輕輕點頭。 而今,大抵的情況便是如此,朝廷這邊對寧波的動向,不是很清楚。 唯一的辦法便是等。 等錦衣衛(wèi)這邊徹查清楚了,再做定論。 而這個時候,謝遷卻是從諸多奏疏之中取了一份,遞給弘治皇帝。 這是一份彈劾寧遠的奏疏。 上面提及,寧遠濫用職權(quán),以權(quán)謀私,此行過程之中,貪墨銀兩數(shù)十萬。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