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嚇破膽的壽寧侯-《回到明朝當首富》
第(1/3)頁
可輕易賑災!
聞言,包括弘治皇帝在內的四人皆是面色不自然。
聽聽,這是人話嗎?
朝廷這邊正為賑災頭疼,結果呢?
到這小子這里,就仿佛吃飯喝水一樣簡單。
有時候弘治皇帝甚至在想,這小子腦袋里面到底裝的什么玩意。
怎么什么事情到這小子手里都能簡單利落的解決呢?
劉健沉吟了片刻,側目道:“好,老夫倒要聽聽繁昌伯的高見了,看看,這知與行,是怎樣用于賑災的。”
寧遠也不掩飾,直接道:“此一策,有三個要點,其一,朝廷降下旨意,抑制米糧價格,最多一石米不可超一兩銀子。”
“其二,以粥代工,如霸州那邊一樣?!?
“其三,設立監察機構,專管賑濟,凡有百姓檢舉,核實后嚴懲不貸。”
聞言,三位閣老沉默了,連弘治皇帝也是認真思考起來。
身居高位,他們自是立刻明白這其中的關鍵之處。
真要施行起來,肯定會有效果。
但,太難了。
第一點,降旨抑制米糧價格,看似沒問題,可真要深究,很容易被扣上朝廷與民爭利的帽子。
豈能輕易施行?
第二點倒是沒什么問題,也可能有些效果。
最大的問題出在第三點。
設立監察機構,可能類似于巡按使,卻比巡按使職權大太多了,朝廷根本沒有這個先例啊。
比起而今六部九卿的傳統,簡直壞了大規矩。
換句話說,這可是要放極大權利給這個監察機構的。
劉健略有深意的看了寧遠一眼,不解道:“此三點,與知、行有什么關系嗎?”
寧遠便笑了笑。
這是避重就輕。
他已然解釋的很清楚了,因為他知道賑濟之中的諸多問題,才提出“行”的辦法。
那么,這位劉大閣老就不懂嗎?
懂自然是懂的,無非是裝糊涂罷了!
“小子愚鈍,想不到更好的辦法了?!睂庍h說道。
“繁昌伯,你,錯啦?!?
劉健感慨道:“這里面的最大問題是,朝廷的賑災糧不足啊,巧婦無米,任你知行合一再有道理,也行不通的?!?
寧遠又是笑了笑。
他本是想借此機會鞏固一下“知行合一”道理的,但架不住幾位閣老強行不認啊。
那便算了。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陆市|
格尔木市|
温泉县|
永新县|
锡林浩特市|
富裕县|
正安县|
抚顺市|
西昌市|
军事|
丽水市|
威远县|
桦川县|
剑河县|
芮城县|
双鸭山市|
十堰市|
咸阳市|
丰城市|
永安市|
汉川市|
新田县|
普兰县|
昭通市|
加查县|
五指山市|
通江县|
镇坪县|
应城市|
报价|
石门县|
甘南县|
眉山市|
西华县|
和静县|
凤台县|
乌鲁木齐县|
九龙县|
巴青县|
阜阳市|
察隅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