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但是,這樣的方法,卻沒有任何可以借鑒和傳播的意義。因為在化療和中藥口服的過程中,每時每刻都需要隨時調整。” “而且,在后來的治療過程中,也有病人惡化后,不得不轉去了外科進行手術治療。” “所以,華國的醫(yī)療,想要發(fā)展,需要注意的點還有很多很多。” “……” 洛素衣沉默了一會兒,認真地看著陸成。她沒想到陸成竟然會去注意這么多的東西。 她于是就問:“你見了這么多,那你整理成冊了嗎?我覺得你講的很多東西,都非常重要。” “有病不治,有病不知,有病不醫(yī),這真的是一個非常大的問題。” 陸成點了點頭,又搖了搖頭:“整理倒是整理了,但是又有什么用了?很多人就醫(yī)的上限醫(yī)院就是縣級醫(yī)院,而縣級醫(yī)院能夠把腫瘤給查出來的,就并不是特別多。” “就算查出來了又能怎么樣?” “而且太多的人,只要聽說看個病,得出個診斷還要等,就基本上跑回家去了,吃點止痛藥或者貼點膏藥,就不管了。” “然后等著一場無法逆轉的疾病,一下子花光幾萬甚至十好幾萬,或者就這樣一命嗚呼的,比比皆是。” “這是認知和消費觀的問題。” “就算是現(xiàn)在的年輕人,能夠做到每年體檢的,又有幾個呢?” “倒是車檢,車的保養(yǎng),每年都要做那么幾次。” “車是可以衡量的錢財,大家都知道它很值錢,房子也是這樣。” “你要說一個人的健康,多少錢可以買?多少錢可以賣?這不是一個可衡量的數(shù)字,所以真正注意和重視的人又有幾個了?” “甚至包括我們醫(yī)生自己,很多時候都是如此。” “喊著病人不抽煙,多體檢。但是有很多人都是因為各種理由,卻自己抽著煙,自己忽略了體檢等等。” “這條路,真正要走通,還要很久很久。” “不過要做出改變雖然很難,但是很難也總得去一點一點的改變。不然的話,因病致貧的例子,肯定還不在少數(shù)。” “而且我們不能就只看到因病致貧,致殘,致死,致家破人亡的呢?” “都得考慮上。這就不是一兩個人出力就能夠做到的了。” “還有很多,我們專科醫(yī)生的理念,和民眾的理念,又有不一樣的。” “現(xiàn)在大家都是健身熱,覺得健身就能夠獲得一個比較良好的身體吧。但是在我們骨科,現(xiàn)在大部分的病源,就是健身不當?shù)娜恕!? “特別是運動醫(yī)學,半月板、關節(jié)炎、肩關節(jié)拉傷的病人,多了去了。” “打球打得韌帶斷裂的,也不少。甚至狠的人,跟腱都弄斷了。” “但是不健身也不行!” “這就很難得辦,怎么找到一個比較合適的方法去中和這兩個矛盾體,是至關重要的。” “但是暫時,又有誰有心思去關注這個呢?” “我們醫(yī)生連手里的病人都看不完,該治療的病都治不了。指望著一些健身的教練,懂得和我們醫(yī)療人員一樣多的知識體系,要求就有點過分了。” “但是不這么要求的話,那么說真正專業(yè)的健身教練,又怎么談得上專業(yè)兩個字呢?除非醫(yī)生去改行。” “而且健身現(xiàn)在是一個熱門職業(yè)啊,開一門課的錢,比手術費還要高,一次性多帶幾個學員,比當醫(yī)生劃算多了。” “如果以后我沒地方去了,我說不定就去干健身教練算了。” 洛素衣聽完,癟了癟嘴,嘟囔說:“你就作吧,把天才早晚折騰成普通人。你不當醫(yī)生,你自己難道不覺得于心有愧嗎?”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