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翌日! 查完房之后的再次分析報告會上,“重癥”醫(yī)學科的一堆人手里都抱著一疊資料,放在各自的面前,仔細地研讀起來。 這個病區(qū),臨時被改造成了重癥學科,自然是因為這里的病人病情都很重,所以它存在的意義就是把這些重癥給穩(wěn)定成輕癥,然后轉下去,而并不是把人從重癥治好。 這是所有重癥醫(yī)學科的目的。 臨時成立的病區(qū)組長,是原感染科的教授張領華,他咳嗽一聲,說:“我們今天早上拿在手里的這份資料,包含著李輝老師從住院以來所有的資料。” “但是今天早晨的抽血資料,大家都看到了,一共抽了兩次。” “血氣分析結果已經正常。” “血常規(guī)、血沉、c反應蛋白、電解質結果回報已經正常。” “還有最重要的就是李輝老師今天早上在床旁吹的肺功能結果,已經回報正常。” “現(xiàn)在他已經去做肺部ct掃描和全身的pet-ct掃描了。” “如果結果回報一切正常,今天早上就可以直接出院。” “我們大家一起來好好分析一下李輝老師的治療過程,如此巨大的治療奇跡,一定是有蛛絲馬跡可循的。”張領華今天早上的精氣神非常好。 沒辦法啊,他管的病區(qū)里,出了這么一個奇跡,一個本來重病在臥的人,一下子身體各項指標已經恢復正常了, 還是他帶領團隊負責的治療方案,假如推敲可行,就可以推廣出去, 這既是惠民的大好事,也是一項重大的功勞。 張領華就說:“林洪生,你是李輝老師的主管醫(yī)師,你先分析一下李輝老師已經進行的治療方案。” 林洪生馬上就開始匯報, 如果不是今天早上這些結果都是復核了兩次的,他也不敢相信李輝就能這么好了起來呀。 現(xiàn)在他自己的老婆都不放心,非要做一個petct才放心辦出院。 他精神抖擻地把所有治療流程,包括細節(jié),包括更換藥物的思路都詳細地講了一遍,這一講,就是半個多小時。 張領華點了點頭,林洪生的匯報非常詳細,每一步思路都總結在里面,應該是每天都在對這些數(shù)據(jù)進行著推敲和思考,不然不可能突然這么熟悉。 林洪生的實力,還是毋庸置疑的。 然后張領華就說:“大家還有什么補充的沒有?如果沒有的話,就由其他組,匯報他們平時的治療過程,我們從中要找出不同點和突破點出來才行。” 醫(yī)學就是如此, 抽絲剝繭,從不同中找相同,從千篇一律中要找到不同, 人體的數(shù)據(jù),每天都不是一個樣, 而每天的治療方案都不是一樣,所以更要細致地推敲。 大家的精神頭都很足,知道李輝老師這個病例若是吃得透了,那就是可以震驚世界的壯舉,也是對于外界最好的鎮(zhèn)靜劑。 但是,有些消息是不能亂發(fā)的,是需要各方面求證了才行。 于是下一組開始匯報,自己手上的病人的各種數(shù)據(jù)和治療方案,仍然有理有據(jù),各種藥物種類和劑量的更改,都有客觀數(shù)據(jù)的支持,也有藥理學理論的支持,有醫(yī)學基礎理論的支持。 只是,這個病人和李輝稍微有點不一樣的就是,他本身就有肺部的結核,雖然是靜止期,所以比較重一些, 在治療的過程中,加了抗結核的藥物。 于是大家就猜測。 其他的治療原則,其實與李輝相差無幾。 可能抗結核藥物對抗病毒藥物有一定的拮抗性,這個點可以稍稍地進行研究一下,與其他的病區(qū)交流一下,如果分析得當,又是一個不錯的發(fā)現(xiàn)。 大家都是大牛,科研的思維和臨床的思維都非常敏銳和活躍! 然后又一組進行匯報。 這個病人的發(fā)病過程,和李輝非常相似! 甚至一些理化數(shù)據(jù)的起伏,都和李輝非常類似。 聽到這個病例出來后,大家精神一震。 有相似的地方,可能就能找到突破點。 在匯報的過程中,大家發(fā)現(xiàn),兩個人的治療思路,也是大同小異,只是一個人的霧化藥物增加得更加多一些。 但是,這里面又有一個不同點,那就是李輝有吸煙史,另外一個人沒有。 增加霧化,只是讓李輝肺部的痰液,更加少和稀釋容易咳出而已。 這條思路pass掉! 再從其他點分析, 李輝的比他更重,所以其實藥物劑量濃度差不多。 一頓分析之后,大家還是沒找到突破口。 而后,大家蔡再次發(fā)現(xiàn)了不同的點。 竟然是李輝的陪護次數(shù)和看他的人數(shù),比另外一個人更多一點。 如果按照這個方向推測的話,那就只是是,增加陪護次數(shù)和看望次數(shù),可以增加病人的信心,可以早日康復。 這他娘的就有點玄學了。 pass! 第(1/3)頁